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体两院、同生共长”人才培养生态
作者: 和光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运输设备,电梯在我国的产量和保有量已居全球第一。如何保障电梯的“绝对安全”,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严格要求,同时也对职业院校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为有效培养高质量电梯类技术技能人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教育生态理论,有效整合行业、企业、学校资源,探索构建了“一体两院、同生共长”电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生态。
“一体”是指协同育人共同体。针对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不充分、学校实战教学资源缺乏、培养主体单一等问题,以“行业(上岗资质)+学校(育人平台)”聚合民族品牌西奥、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等六大电梯行业头部企业,共建行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同时,打造了“行校搭台、名企入驻、育训并举”的“一中心五基地”资源平台,构建了课程共改、教学共管、基地共建、师资共培、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六共”机制,探索出了“成本折股、市场共拓、收益反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两院”中的一院是指产业学院。针对行业从业人员素养要求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弱等问题,学校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电梯头部企业等共建具备“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优化电梯工程技术、电梯智能制造、电梯大数据等专业(方向)设置,重构“底层通用、中层共享、高阶分立、模块互选”递进式课程体系,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和“井道式”教学模式,实行“红绿蓝黑带位”能力等级评价,构建从业资格培训、技能等级培训、检验员培训、管理员培训和学历教育五育合一的全生命周期职业能力成长支撑体系。
“两院”中的另一院是指产业研究院。针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缺乏、科技引领不足、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学校聚合浙江省电梯评估与改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电梯大数据中心等,共建集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研究院,打造协同育人和技术服务平台。研究院共建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服务,举办科技成果拍卖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开展师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化培养电梯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引入企业电梯培训模块化课程,师生参与智慧维修、运行数据分析、升级改造方案制定等,切实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和综合素养;构建项目研发合作组,行企技术人员和师生无缝对接,共同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整体实践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电梯行业从业人员上岗资质标准为引领,以成本折股、市场共拓、收益反哺为行校企一体的实施路径,以职前职后全要素集成融通为平台,三者同生共长,创设了支撑行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融人、技术和自然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生态,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电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在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实践三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案例来源:杭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