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干预策略研究

作者: 雷亮 唐亮 郑捷

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干预策略研究0

摘 要 学习投入是评价学生学习付出的重要指标,也能一定程度反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能效。以问卷、访谈、个案观察等方法,开展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总水平有待提升;其行为、认知和情绪三维度投入不平衡,且存在着性别、年级等方面差异;政策支持、学校支持、个体因素和社会支持是学习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和完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可依据其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干预策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快“三教”改革步伐,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关注群体现状和个体特征,开展针对性教育帮扶;增强社会支持,优化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

关键词 学习投入;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干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32-0075-06

一、问题提出

为缓解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的现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国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开始了省级政府依托本地高校定向培养农村教师的尝试。湖南省早在2006年就率先启动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这一有益探索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支持。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截至目前,安徽、湖南、江西、江苏、广东等多省份实施了定向农村师资培养计划,按照“定向招录、公费培养、定向就业”的总体原则,实施了各种形式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被招录的定向师范生享受“免学费”和“给编制”的政策保障,毕业后按照合同约定回到生源地县域内农村学校从教。本研究中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指的是各地依托省级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而定向招录和公费培养的五年一贯学制大专层次农村定向师范生。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生源为农村初中毕业生,培养专业主要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就业去向为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幼儿园。

学习投入的质量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性因素。Fredricks的“行为—情绪—认知”三维学习投入概念及理论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1],本研究采纳其界定及理论来开展研究。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本科生学习投入的研究已较为丰富,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针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研究成果处于空白。在“免学费、给编制”的政策福利保护之下,在“弯道超车”规避高考压力之后,年龄相对较小的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过早进入高校宽松化的学习环境中,此时他们能否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科学测量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分析其现状和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干预策略成为了较为迫切的课题。

二、研究设计

学习投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行为、认知和情绪努力。行为投入是指学习者的行动“卷入”,如听课、作业、阅读、讨论等;认知投入是指学习者的认知策略生成和调整,涉及学习目标、计划、方法、反思等;情绪投入是指学习者形成和维持的积极情感态度,如主动性、自信心、学习热情等。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一)调查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取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并探索可能性影响因素。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变量,含性别、生源地、年级、年龄等;第二部分为学习投入量表,用以测量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第三部分为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调查表,从政策支持、学校支持、个体因素、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五个方面设计,用以探求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同时,本研究还开展了师生访谈、个案观察来弥补量化研究之不足,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寻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现状、成因及影响因素。

目前国际上较为主流的学习投入量表有UWES—S量表、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量表等。国内学者在开展学习投入测量时,一般将上述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虽然相关测量工具在本土化过程中获得持续改进,但多数量表都是针对本科生而设计的。经过甄选,本研究对廖友国教授《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加以修订[2],使之更适应于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调查。修订后的量表按照行为投入(6个题项)、认知投入(7个题项)、情绪投入(5个题项)三个维度来设置题项,作答项按照李克特五级赋分法设置。

(二)量表信效度检测

问卷数据回收后,利用SPSS22.0对学习投入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检验显示,学习投入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73,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绪投入三维度题项的α系数分别为0.915、0.955、0.929,说明总表和各维度分表信度良好。学习投入量表的KMO系数为0.974,适合做因子分析。定量抽取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8.20%,且3个因子在行为、认知和情绪投入三维度所对应的题项上出现高负载值。相关性分析发现,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得分与学习投入总分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且皮尔逊系数均大于0.9。以上两点说明量表效度十分理想。修订后的量表信效度均较理想。

(三)调查对象

2022年3-5月,本研究选择了湖南省内承担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培养任务的5所高职高专层次师范院校开展调查。经过前期访谈和预调查之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正式问卷。为了便于开展对比研究,问卷调查对象中包含了部分非定向三年制大专层次师范生。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990份(男生392份,女生598份),其中五年制定向师范生827份(男生237份,女生590份),大专层次非定向师范生163份。

三、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一)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现状

1.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均值为3.737(满分为5),这说明其学习投入仅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升。研究还发现,学生在行为、认知、情绪三维度的投入不均衡,呈现依次降低的态势,如表1所示。结合访谈和个案观察结果发现,学生在认知投入方面,即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估等策略性付出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在得分最低的情绪投入维度,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信心、焦虑烦躁、情绪低落等。

2.对比分析

第一,“定向生”学习投入水平并不显著高于“非定向生”。ANOVA分析发现,在990份总样本中,827名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均值为3.737,163名非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均值为3.648,前者稍高于后者,但显著性p=0.21,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调查结果并不能支持“定向师范生更努力”的一般性经验。进一步调研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群体自身来看,学生因入学年龄小,存在自制力不强、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环境适应能力弱等问题,导致其无法有效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培养政策中的淘汰和激励措施不完善、高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不足、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不够等外部原因,也导致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动力和投入不足。

第二,女生行为投入高于男生。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群体内部,男女生在学习投入总水平、认知投入、情绪投入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2所示,女生行为投入得分(M=3.948)要高于男生行为投入得分(M=3.794),且差异显著(p=0.012)。这说明女生比男生在学习行动上的投入更多,这一结论与其他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3]。原因可能在于女生更加青睐教师职业,专业认同度高,同时其自律性也要高于男生,因此更愿意“下苦功夫”。而男生对师范专业的认可度一般要低于女生,自律性也较女生弱,学习上的行动付出就相对较少。

第三,学习投入水平随年级增长而递减。如图1所示,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随年级升高而递减(ANOVA分析证实组间差异显著)。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得分均值为3.987,到二年级则滑落至3.800,直至五年级跌落到3.443的最低水平。这说明学生在五年的学习中,呈现出“越躺越平”的态势,这也与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论相似。

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学生保留了中学时期的应试化学习方式,在学习上投入更多。但在高等教育“严进宽出”、职业教育“宽进宽出”的大背景下,相关培养高校在学生的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也存在宽松化问题,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和动力逐渐降低。其次,调查发现,部分培养高校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年龄、学业起点、未来职业定位等因素重视不足,依然套用大专院校通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模式来对这一低龄化、特殊化学生群体开展培养工作,导致学生“水土不服”,并产生学习倦怠现象,从而逐渐降低学习投入。

(二)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既有先赋性因素又有获得性因素,既有客观性因素又有主观性因素。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和前期调研情况,从政策支持、学校支持、个体性因素、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五个方面,在问卷的第三部分编制了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调查表。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影响不明显,而其他四个方面因素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政策支持

前期访谈发现,部分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认为现有培养政策所提供的经济资助和就业保障帮助其更顺利地实现了“教师梦”,自己会更努力地学习。但政策支持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学生认为进入了定向生行列,不愁毕业和工作,也不需要努力学习。还有学生认为,现有政策没有明确其未来的职业晋升和学历提升通道,自己不甘心一辈子做农村小学教师,因此不愿意努力。从访谈角度看,现有政策支持对学生学习投入有较大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向性”不确定。

问卷中有关政策支持因素的调查结果有力证实了访谈结果。46.13%的学生表示“由于政策给予的优惠和保障,我会努力学习”,但也有39.16%的学生认为“有了免学费和给编制的政策福利,我就失去了刻苦学习的压力和动力”。31.96%的学生认为“由于目前的政策没有明确未来发展前景,我不想在学习上付出太多”,82.16%的学生认为“如果定向师范生培养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会促进我提高学习投入”。因此,政策支持因素的确会对学生学习投入产生明确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一种简单的“线性”影响。

2.学校支持

在学习投入影响因素调查表中,学校支持层面的调查共设置9个题项,涉及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三方面。数据回收后,用SPSS对各变量进行合并,得出“学校支持”这一合成变量(数据信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相关性分析发现,学校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0.727(p=0.00),显示出较强正相关性。各单一题项得分与学习投入得分也大多呈现出中度到高度的正向相关性。例如,Q1“我对学校校园环境满意”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0.628(p=0.00),Q5“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吸引力”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0.664(p=0.00)。这说明学校支持是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显著影响因素。

3.个体因素

在已有研究中,人们认为诸多个体性因素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其中专业认同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是首要的。为了深入探究专业认同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影响,问卷中设置了专业认同调查题项,包含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承诺三个维度(同样对选项进行五级赋分,三维变量合成为“专业认同”,数据信效度检验符合统计学要求)。相关性分析发现,专业认同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皮尔逊系数为0.75(p=0.0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且其内部三维度与学习投入之间也形成中高度的正相关性,这说明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高度正相关,见表3。

此外,为了尽可能全面地探求其他个体性因素对学习投入的影响,问卷中设置了“你认为以下哪些个体性因素会影响你的学习投入”的多选题,提供“时间管理”“手机依赖”等10个多选项。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占比前6的个体性影响因素有:时间管理、手机依赖、担任干部等,见表4。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个体性因素在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学生中存在一定甚至较大的差异。例如,男生的手机依赖情况较为普遍和严重,但女生对手机的依赖相对较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