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对高职学生创业意图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细红 刘雯
摘 要 在“双创”背景下,洞悉创业相关现象与行为已成为剖析创业议题的一种趋势和潮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3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创业态度作为中介变量,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假设检验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对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图的作用关系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学生人格特征与创业意图呈显著正相关,创业态度在二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关注学生创业态度和人格特征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格特征在创业意图中的作用。
关键词 人格特征;创业态度;创业意图;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2-0071-06
近年来,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9年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不断上升,且连续六年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生[1]。创业行为理论强调,创业活动是由创业意图决定的,而这一意图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格特征是影响创业意图的重要因素[2],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内控特质都与创业意图明显相关。因此,可以预期人格特征对创业意图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意图是由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所决定的[3]。该理论强调对行为的态度可以作为意向的一个预测,因为它侧重于评估态度和积极心态的发展,创业可以成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助某些人格特征来预测学生的创业意图, 对创业的中介因素的作用一直没有被揭示[4],对于高职院校刚毕业或者未毕业的潜在创业者,人格特征和创业态度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据此,本研究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估人格特征和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影响的模型,试图挖掘人格特征对高职学生创业意图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1.人格特征与创业意图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人格特征构成要素的研究,发现不同学者对人格特征维度的理解有差异,选择的样本或数据也不同,这就导致他们关于人格特征构成要素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但是,以往关于创业过程中不同的人格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一般集中于创新性、风险承担、内控特质、成就需求等。关于人格特征的文献见表1。
创业意图,即对实际开展商业活动所必需行为的承诺,它表明创业是一个有意的过程,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基本维度。而最突出的人格特征是创新性,创新性是开发新想法和寻找看待问题和机遇的新方法的能力[13]。因此,Bell R和Bell H认为,教育可以促进任何学科的创新,理想的创业教育应该集中在创意过程上而不是商业计划[14]。另一个重要的人格特征是内控特质,内控特质是一个人对他/她的生活的控制程度[15]。拥有强内控特质的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职业道路,有较强的创业意图,愿意创业。研究表明,内控特质对创业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拥有内控特质的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命运和环境。正因如此,他们更倾向于投身于个人成就导向的工作,比如创业机会的识别和追求。结合Munir等人的研究,可以将风险承担定义为采取不确定的决策或行动,作为不利的事情可能发生的概率或管理涉及风险的情况的能力[17]。风险承担常被描述为一个人承担风险事件的能力,创业就是其中一个风险事件。大量实证结果表明,具有高风险承担的个体更倾向于参与创业。Ndofirepi认为负责培养未来创业者并正在寻找有用的指导模板的创业教育者,发现了创业教育和冒险行为之间的互动对研究影响创业意图是非常有价值的[18]。而另一方面,成就需求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创业,但是高成就需求的学生个体,不一定是把追求创业当成唯一目标,或许只是为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而不断努力,因此本研究并未将成就需求纳入人格特征衡量维度。
2.人格特征与创业态度
态度是喜欢或不喜欢对象、人、机构或事件的倾向[19]。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创业态度是创业意图的先决条件。创业态度被定义为“一个人对创业有好感的程度”,即对创业的优势和劣势的感知[20]。针对创新性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新性程度与他们的创业意图和感知可取性之间存在着直接和积极的关系。梁晶珺等人研究了创新性和内控特质作为创业态度的前提影响[21]。Franke和Lüthje分析了创业态度与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有显著的影响,而创业态度则受一个人的风险承担和内控特质等人格特征的影响[22]。
3.创业态度的中介作用
积极的创业心态体现在喜欢成立自己的企业,喜欢弹性的工作时间。而努力创业的意图则体现在将来通过社交网络来建立新的企业。这些结果与计划行为理论相一致,该理论认为态度是意图的强指标。Munir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即对创业持积极态度的学生未来更倾向于创业[23]。人格变量和创业行为之间也有间接的联系,有几个因素中介,包括态度和信念。通过人格变量理解创业过程非常复杂。为了解释这一过程,计划行为理论(TPB)和创业事件理论(EEM)的中介作用在解释创业意图时非常重要。以往的文献提供了实证证据来支持创业态度在预测人格特征、创业教育和创业经验对创业意图影响的中介作用[24]。Rosique-Blasco等人同样发现主观规范、创业态度和创业效能感介导了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创业意图的影响[25]。
(二)研究假设
以人格特征作为前置变量,并引入创业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试图探讨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创新性、内控特质和风险承担)分别对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图的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的影响,以及创业态度在人格特征和创业意图之间的中介作用,由此构建了研究模型(见图1),并提出如下假设:
H1a:创新性显著影响创业意图;H2a:内控特质显著影响创业意图;H3a:风险承担显著影响创业意图;H1b:创新性显著影响创业态度;H2b:内控特质显著影响创业态度;H3b:风险承担显著影响创业态度;H4:创业态度显著影响创业意图;H5:创业态度在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H6:创业态度在内控特质和创业意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H7:创业态度在风险承担和创业意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三)问卷编制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编制了问卷。量表采用Likert 5点量表法,其中“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完全不赞同)到完全符合(完全赞同)。在人格特征维度中,创新性借鉴Moraes等人[26]的观点共设4个问项进行测量,风险承担和内控特质借鉴Munir等人[27]的观点共设7个问项进行测量。创业态度借鉴Nguyen等人[28]和Karimi等人[29]的观点共设4个问项进行测量。关于典型问题如“成为一名创业者会给我很大的满足感”和“成为创业者一直是我的激情和我的职业方向”等,分数越高,说明受试者对创业的态度越积极,未来更倾向于创业。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图借鉴Nguyen等人[30]编制的《创业意图量表》中的6个问项来进行测量。
(四)研究对象
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在2021年3月至5月间选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样本选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专业、年级、性别等方面来调控调查对象,力求尽量满足数据的正态分布。电子问卷都是在与教师协商后通过网络发放的。调研期间共发问卷450份,在剔除不合理数据和不符合统计规则的数据后,有效问卷数为428份,有效率为95.11%,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五)数据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3.0进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用AMOS24.0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以验证关系,主要探究了模型自变量人格特征(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中介变量(创业态度)与因变量(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数据测量结构的效度,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衡量量表间的一致性。在对量表中的每个构面信度进行测量后,发现5个维度的Alpha系数均符合大于0.7的基本标准。可见,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当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时,首先需要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即题项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反映在两个检验指标上: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其中,KMO为0.898,大于0.70,说明该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4481.827,数值较大,Sig=.000,验证问项间相关系数显著,而量表中观察标准因子载荷系数超过0.5(见表2)。文中对因子结构测量结果都能达到要求,整个量表呈良好的构建效度。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目的在于从理论假设出发,检验理论与数据的一致性,从而检验并最终发展理论。表3呈现的是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图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的潜变量标准值的结果。组合信度(CR)均为0.894以上,尤其是内控特质的组合信度更是达到了0.925。平均方差萃取量(AVE)的值都在0.6以上,并以内控特质的 AVE 值最高,是0.757,而AVE值最低的创业意图也达到了0.643。由此得出,表3中所涉及的题项均符合理论标准且效度适合。
(三)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见表4)表明,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意图等各变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创造力对风险承担的相关系数值最低,为0.179,创业意图对创业态度的相关系数值最高,为0.581,以上数据均能够证明假设得到验证,下一步将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AMOS检验。
(四)结构方程分析
假设检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假设结果均得到了支持,即人格特征中的创新性、内控特质和风险承担性对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图均有显著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有显著影响。因此,也可以说明人格特征对创业态度、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人格特征对创业意图均有显著影响。
(五)中介效应分析
运用AMOS软件对创业态度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旨在理解创业态度在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和创业意图之间的中介效应。由表6可知,创新性对创业态度的直接效应为0.366(p=0.001),对创业意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04(p=0.002)、0.121(p=0.001),均显著;内控特质对创业态度的直接效应为0.187(p=0.001),对创业意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209(p=0.002)、0.062(p=0.001),均显著;风险承担对创业态度的直接效应为0.122(p=0.001),对创业意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别为0.046(p=0.034)、0.040(p=0.001),均显著。同时,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的直接效应为0.329(p=0.001),显著。
通过对创业态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析汇总后可知,创业态度在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120,在内控特质和创业意图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062,在风险承担和创业意图之间的间接效应为0.040,均为部分中介作用,见表7。
三、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大学生的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意图的各变量均呈显著相关,即人格特征维度创造力、内控特质和风险承担对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意图是显著相关的,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也是显著相关的。(2)创新性、风险承担、内控特质对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图均有显著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图有显著影响。(3)创业态度部分中介了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对创业意图的影响。这意味着,当学生的创新性、内控特质、风险承担能够增加对创业的积极态度时,学生的创业意图就会增加。喜欢充满新奇的工作和改进传统的生活方式的这类注重创新性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方向有足够的控制力。相信自己能力的学生以及不畏冒险和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学生,往往大都很认真地考虑过创业,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开创事业。此外他们的职业目标是一名创业者,并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