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 陈思骑 李琳 曾令玫 黄绍刚

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0

摘 要 构建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实现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激励、改进和预测功能,为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方向指引。基于SERVQUAL模型,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等五个维度,构建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探究四川省C职业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现状,结果发现:该校青年教师在有形性、可靠性方做得较好;在移情性方面做得较差,据此提出中职学校需要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中职青年教师需要加强社会学与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青年教师需要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三个方面的建议,以使得学校“有所为”、教师“有所悟”、学生“有所得”。

关键词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05-0061-05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职教改革,深刻影响着课堂教学[1]。青年教师作为中职课堂教学的主力军,具有观念新、教育技术能力强、可塑性高、亲和力强等特征,但也存在教学经验缺乏、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补足课堂教学短板,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需要构建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激励、改进、预测功能,为中职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赋能。

一、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研究现状

以“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当前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多是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定性的方式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而以青年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较少。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当前在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中的评价目标存在一定功利性,评价内容千篇一律无特色,评价指标可行性不足[2]。要提高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就要准确评价其教学质量,从而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近几年,一些学者将国内外先进教育评价理念、模式以不同切入点应用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领域,对开展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定启发。例如,周丐晓、刘恩山将美国ACOP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本土化,聚焦“学习机会”,构建多维度的评估规则,增补详细的评估指南和典范,构成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评估逻辑链[3]。再例如,陈慧等人用SERVQUAL模型探究学生因素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发现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认知与期待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因素不可忽视[4]。本研究在借鉴SERVQUAL模型应用于教育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青年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二)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制订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课堂教学作为一类教育活动,需保证其科学性与有效性。SERVQUAL模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出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就是要超过用户期望值的观点。实际上,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亦是在不断满足学生学习期望的过程[5]。SERVQUAL模型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五个尺度: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6]。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设计评价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根据指标特性共提出17项二级指标,见表1,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各个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有形性包括教学设备、教师外在形象等指标。开展课堂教学,需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如教学场所、教学工具等,保证教师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也需具备相当的软件条件,如课堂教学管理组织、制度等。结合当代青年教师的特征,还需着重考虑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等因素。因此,在有形性一级指标下,设有管理体系健全、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形象良好、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四个二级指标。

可靠性包括教师业务能力良好,职业素养较高等指标。可靠性要求青年教师必须要有道德情操、品行良好;具备扎实学识,保证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全体学生之上;面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及时指导并辅助解决。因此,在可靠性一级指标下,设有教师具有道德情操、品行良好,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与关心与帮助,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运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四个二级指标。

响应性是指教师能对学生的各类需求产生响应,并乐于帮助学生。课堂教学不是一种既定的、机械的行为,而是动态的、有特异性的,要求青年教师要有端正的态度与较好的反应能力,以应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状况。此外,还应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给予关爱与帮助。响应性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情怀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响应性一级指标下,设有总是愿意帮助学生、不会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课堂教学、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三个二级指标。

保证性包括教师的自信心以及学生对其的信任程度,更多体现在执行能力与学生反馈上。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学有所得,并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学校应保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条件,在教具与教法上给予物质上与经验上的帮助。因此,在保证性一级指标下,设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感到放心、教师可以从学校获得教学上的帮助两个二级指标。

移情性是指教师善于换位思考,提供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一对多”的过程,不同学生的性格、学情、学习状态有所差异,考验教师是否足够了解学生,并如何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移情性要求青年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中职学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因此,在移情性一级指标下,设有有意识地开展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能适应其教学内容的安排四个二级指标。

二、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本研究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川省C职业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运筹学理论对目标、准则、方案等因素的层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等步骤,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7]。

(一)确定指标权重

基于SERVQUAL模型,划分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包括总体结构、单项指标、权重、等级和得分。垂直结构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余个二级指标。结合实际,分析各个指标的效度、适用性和独立性,删除区分度不高、意义交叉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五位专家开展问卷调查,验证指标的可行性[8]。将第一轮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后,调整了二级指标,增加了二级指标“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后开展第二轮调查,并将第一轮全体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各个专家,以便其修改原先的看法。将第二轮调查的结果收回,再次整理、分析各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删除了二级指标“关爱学生”,增加了二级指标“教师形象良好”。通过相关性分析,将内涵相近的指标加以合并,最终得出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综合五位专家的意见后,对影响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各个指标进行重要性赋值,五个维度的判断矩阵的构建,运用SPSSPRO软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2。通过结果分析,判断矩阵的CR值为0.096,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结果较好,见表3。

(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评价结果

模糊综合评判法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是用于处理多重因素、多维指标的复杂现象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内容属于不确定边界的、模糊的概念,同时涉及5个一级指标与17个二级指标,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精确实现量化评价。因此,本研究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构建权重向量、构建隶属矩阵、隶属矩阵和权重合成等步骤。

1.构建以隶属度为元素的模糊矩阵

将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级进行定性处理,划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四个等级,对四川省C职业中学教龄在10年以上的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60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要求被调查的教师根据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回收问卷60份,问卷有效率100%。综合调查结果,形成响应的模糊评价矩阵。

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权重可知,一级指标有形性下的四个二级指标“管理体系健全”“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形象良好”“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权重分别为57.623%、11.430%、22.358%、8.589%,由此可推算出有形性指标模糊权向量W1=(0.57623 0.11430 0.22358 0.08589)。因此,根据“最大最小原则”,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有形性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向量N1为模糊权向量W1与模糊关系矩阵R1的模糊集相乘的结果。同理,可计算出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的模糊综合评价隶属向量N2、N3、N4、N5,结果如下:

N1=W1×R1=(0.22358 0.52000 0.22358 0.13000)

N2=W2×R2=(0.46000 0.25000 0.18000 0.11000)

N3=W3×R3=(0.26050 0.52000 0.26000 0.13000)

N4=W4×R4=(0.45000 0.27000 0.25000 0.13000)

N5=W5×R5=(0.26335 0.23000 0.26335 0.54000)

根据已有计算结果,可得出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整体评价向量:

B=W×R=(0.0626 0.3898 0.0922 0.1256 0.3299)

=(0.36072  0.28774  0.22641  0.25747)

对矩阵B做归一化处理可得最终模糊综合评价矩阵C=(0.318  0.254  0.2000  0.228)

根据以上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对四川省C职业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31.8%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较高,可评为“优秀”;25.4%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尚可,可评为“良好”;20%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可评为“中等”;22.8%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较差”。

三、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一)评价结果分析

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受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传统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教师自身道德情操、品性、学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具有极大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层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评价指标,实现中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价,并赋予各影响因素相应权重。

从评价指标看,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可靠性、移情性、保证性、响应性和有形性。最重要的是可靠性,包括对青年教师“道德情操、品行良好”“扎实学识”“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运用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评价。专家们赋予其最高权重,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普遍重视教师的个人素质,将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作为第一考查目标。其次是移情性。中职学生具有其特殊的学龄特征与学习氛围,青年教师应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开展个性化教学,兼顾全体学生。再者是保证性。中职青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提升自身课堂教学能力的同时,要给予学生更多“安全感”,使学生“愿学”“乐学”,做学生的“引路人”。再者是响应性。中职课堂教学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教育行为,而是灵活的、多变的,需要培养青年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与教学态度,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最后是有形性。一方面,青年教师需主动、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另一方面,还应注重个人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