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俄语作业设计与实施
作者: 冯雅菲摘要:力求通过分析作业设计现状,聚焦作业设计的改进原则。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化作业设计以及对作业实施提出建议。为教师充分发挥作业功能和作用,有效落实减负、提质、增效要求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俄语课程;作业设计;作业实施;核心素养
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养成必备品格的重要途径。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如何提升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作业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视导为契机,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面对全国八个省份98名俄语教师及500名学生,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俄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研。
俄语课程要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结果显示,教师有新课程理念的意识,并努力将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但是有效的作业设计还须深入落实。
一、中学作业布置现状及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
(一)作业类型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作业类型以书面作业为主,机械背诵型如词汇、语法练习类占的比例较大。对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重复性训练较多,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或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的作业,如开放型、合作型作业比较少,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使用频率不均衡。说明教师更多关注知识与技能,较少考虑言语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见表1)。

(二)作业与学习目标缺乏关联,指向单一
作业设计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关联性不强,诊断、巩固、拓展等综合效果考虑不足。作业以考试题型为主,缺乏真实主题情境设计,随意性与碎片化严重,孤立复习巩固知识占比非常高。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反馈也是补充和延续。一部分教师设计作业时目标意识薄弱,没有做好课堂教学的统筹设计,没有充分发挥作业促进学生内化和迁移结构化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作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见表2)。

(三)作业结构性和选择性不理想缺乏有效设计
教师较为重视教材的价值和导向功能,一定程度上使用教材中的习题进行练习;从教研组的编写数据分析,说明教师有根据学情适当调整作业,以及团队协作和集体备课的意识;另外教师较多地购买练习册,由于这些资料的质量没有较好的考评机制,有时效果不理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数据还显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作业设计的比较少。书面作业占比过重、分层作业较少、可供学生选择的作业太少,作业更多关注内容与数量,较少考虑实施步骤与路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见表3)。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以教师为主导,缺乏科学性
教师用于批改作业时间用时多于设计作业和统计分析,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意识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的重要性,但是教师依然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批改作业,更多关注其完成结果,自我反思的时间相对不足,作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缺少过程评价的具体标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见表4)。

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实施原则
作为课堂教学任务的一部分,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要为培育核心素养而服务,而能否有效实施是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需要持续不断地研究完善,使其具有情境性、层次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
(一)情境性
创设言语情境,体验探究问题,突出表达交流,提高语言能力。在作业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情境化作业,布置相对真实的交流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情境素材应内容丰富、真实、可靠、适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性和学段特点,设计有意义的练习,加强实践性、跨学科作业的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彰显育人价值。
(二)层次性
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增加选择性,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系统化设计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的基础性作业。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作业的内容、类型、难度、容量、完成时间等。设计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的课时作业,侧重探索综合性、开放性问题设计,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作业,把握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作业体现一定的选择性与开放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科学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整体规划内容,把作业的设计和批改纳入备课的过程中。同时注重综合效应,突出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参照现行教材,依据具体学情,围绕教学目标,从教学单元的视域出发,整体安排作业内容和类型,促进作业和课堂教学的统一。逐步形成一个促进学生持续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教学闭环[1]。
(四)创新性
创新作业批改形式,把批改、讲评、面批、互评等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通过作业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树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讲评、个别指导和书面评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业反馈和指导,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作业设计决定作业实施水平和效果。作业设计质量不仅反映教师对于课程、教学和评价的整体把握水平,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努力增强课程意识,重视课程的育人价值,在现有俄语作业的基础上,设计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一)依托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新课标,深入理解作业的育人价值,坚持素养导向,发挥作业的辅助功能,引导学生认知、心智、情感和态度的健康发展。例如在“购物”主题单元中,“为父母挑选礼物”这一话题后续的作业设计中,可以与数学学科相融合,设计用俄语表述一些数学应用题,也可以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相融合,设计探讨社交礼仪,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从而孝敬父母等内容,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和提升。作业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内容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评价有效改进教与学。教师在设计本课时作业基础上,还要关注其与上一节课和下一节课的逻辑关系、内在联系。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目标,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优化学习效果。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完善作业系统,提高学习效率
依据俄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风格,整体构建作业系统。不仅要关注作业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还要关注情境性、开放性、差异性、可行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还要关注学生在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时体现的品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依据学业水平,分析学生情况,通过分层设计数量和难度不同的作业,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提高学习能力。例如以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主题“о школах”为例: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关于学校相关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可以用分层方式进行作业设计,根据提示完成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C类:结合已经学过的词汇知识,在圆框内写出和“学校”主题相关的,表示地点的单词,在方框内写出在该处发生的动作。
设计意图:能够运用主题词汇,写出简单词组的能力。
B"类:总结本单元主题词汇,结合本课的语篇内容,总结“学校”主题所用的句式。
设计意图:能熟练运用主题词汇,具有良好的遣词造句、模仿示例改编句子的能力。
A"类:结合写出的表示地点的单词、动词词组和句式,用3—5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
设计意图:能自觉归纳主题相关词群,形成主题知识网络。能准确提取重点句式结构,灵活运用主题词群进行言语表达。
(三)推行单元作业设计,优化学习策略
新课标对俄语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倡导单元整体教学来架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此将碎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结构化的有机统整,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和素养。因此教师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基于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学情,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然后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设计应该成为教师整体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例如以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主题“ошколах”为例(见表5):

(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改善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要统筹考虑作业目标、时间、难度、数量、分层等因素,完善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反馈[2]。这些因素都要教师不断研究、实践,对作业设计后的实施与效果进行反思评价。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判断,也可以请教研组的教师共同研讨,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结果进行反思。当然,反思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分,而是通过这些问题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完善作业设计与实施本身。结合八年级词汇学习作业为例:
作业反馈与效果:通过课堂实践结果表明本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能够达成本课时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也能够很清晰地检测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习题类型比较能吸引学生,学生反映作业内容有趣,完成作业积极性较高,能起到提升课堂学习效果的作用。
作业反思与优化:1.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对于重点句式的练习不够充分。此外读图写词组并连线的练习设置得不够完整,需要进行调整。2.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如下优化:①在写完重点句式的套用公式后,让学生用主题内的具体词汇进行替换,创编自己的句子。②读图写词组并连线,随后让学生根据连线提示,写出完整的句子,同时进一步练习весна转变成весной等用法,构建主题词群。
通过优化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增强作业的结构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体验并运用有趣又有用的俄语,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切实做好作业设计来撬动俄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升俄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落实减负、提质、增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蒋京丽.立足“双减”背景,以作业撬动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J].英语学习,2022(8).
[2] 顾晓萍.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23(6).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