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作者: 郭葳 张齐 范蓉摘要:围绕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施过程,首先阐述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然后介绍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分享四作为”实践做法,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供给端”和国际“需求端”形成了产教融合特色,体现了“国际化”职教体系特色,彰显了“中国化”产教跨界实力,为持续构建鲁班工坊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5-0015-05
作者简介:郭葳(1968—),女,硕士,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校长,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张齐(1980—),女,硕士,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范蓉(1980—),女,硕士,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正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教学专业建设。
鲁班工坊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蕴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和核心理念的中国职业教育优质品牌,是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典范。鲁班工坊发端于2010年开始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起步于2015年开始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于推动“一带一路”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国际化职教品牌。
一、研究背景
作为非洲第一家鲁班工坊,吉布提鲁班工坊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率先行动。2019年3月底,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吉布提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和吉布提工商学校以“政政企校校”合作模式共建的吉布提鲁班工坊揭牌运营。工坊位于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围绕服务吉布提亚吉铁路建设和吉布提国家工业园区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为遵循,以共享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与领先优质的产品技术服务为初衷,以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为引领,以理念、标准、装备、资源转化为依托,以中国特色的EPIP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立与实践为主线,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为办学机制[1],以“师资培训先行”及教学资源为必要保障,培养铁道类和商贸物流类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以及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和服务能力的匹配度,更是决定着中国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品牌国际化之路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要素。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作为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的主持建设方,发挥多年积淀的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实施优势,在鲁班工坊EPIP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研究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为吉布提鲁班工坊研究与实践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二、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
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即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体系化、人才培养过程产教同行化、多方协同化、运行机制化和人才培养成效赋能本土化,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建设体系化,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填补职教人才培养空白。鲁班工坊在建设前,首先开展系统性前期调研,对接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及紧缺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当地学校共商共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
二是产教同行化,融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促进职教对接产业迭代。鲁班工坊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是中国职业教育迈向国际化发展的新引擎,更是跨入了打造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融合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教随产行,产教同行,促进和保障鲁班工坊建设中及时、随时融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以产业迭代引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升级。
三是多方协同化,开创政府搭台院校共建,协同中企深度参与模式。鲁班工坊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共商、共研、共建、共享、共赢的“五共”原则,与当地职业院校、企业或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海外企业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运行机制化,实施先进技术标准转化,形成工坊建设运营机制。鲁班工坊是以对标我国先进行业技术标准、实现教学资源转化、并以EPIP教学模式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同时形成基于我国先进行业标准、技术优势的鲁班工坊建设运营机制。
五是赋能本土化,深化双方师资协同教研,赋能工坊学生技能成才。鲁班工坊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只有充分依托双方师资的深度协同,才能不断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实施过程,赋能当地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
三、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紧密围绕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的“五化”要素,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分享四作为”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两分享”的中国特色产教融合模式
1.分享中国迭代的数字化商贸和物流行业新技术
基于吉布提鲁班工坊建设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逐步探索,将“互联网+物流”我国这一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创新的智慧物流技术,数字化商贸、物流作业管理技术,分阶段融入吉布提鲁班工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彰显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商贸和物流产业实力,以及中国商科职业教育技术和标准服务非洲发展的大国担当。
2.分享中国体系化优质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发展进程,职业教育理念也从单纯借鉴引进、学习转化应用的初级阶段,步入了从低水平迈向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阶段[2]。鲁班工坊这一中国职业教育教学品牌,系统化地形成了一整套体现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标准等的建设方案,呈现了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极大地丰富了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典范。
(二)“四作为”的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两分享”的中国特色产教融合模式,结合“五化”要素,吉布提鲁班工坊构建了“四作为”的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系统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果。
1.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驱动:纳入吉方国民教育体系
对于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中方进行了前期系统化调研分析。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区域航运中心位置,是中国与欧洲货物运输必经之地。我国正在吉布提港口投资建设自贸区,建成后将承担“一带一路”国际海上物流枢纽功能。但是当地经济落后,吉布提作为东非临海小国,长期处于贫困、资源匮乏状态。为提高当地青年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对接吉布提当地商贸物流类岗位人才需求,在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依据中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等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相应的中高职层次的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成功将中国标准的中职教育阶段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吉方的教学标准对接融合,并通过了吉方教育部认证,优化了当地现有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填补了当地高职人才培养空白。
2.EPIP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对标真实岗位
EPIP是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程项目为统领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创新成果具体化和实践改革经验系统化的充分展示。
在吉布提鲁班工坊的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EPIP教学理念对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接吉布提当地专业教学需求并基于需求编写课程标准,配套建设开发“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基础”“仓储作业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实务”等核心课程标准。促进吉布提教师对EPIP教学模式的理解运用,使得他们掌握以实际物流及商业经营典型工作过程为背景,以商贸、物流企业实际运营项目为引领,以运营实践为导向,构建培养学生的能说会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物流专业“仓储作业实务”课程,采用EPIP教学模式进行开发设计,围绕仓储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进行工作内容的分解、梳理、整合与优化,以物流企业实际工作任务为背景,引入真实的物流企业仓储作业工作场景,结合当地仓储企业经营管理运营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将基础理论、创新训练融入各项实训练习当中,真正做到在学习中提高仓储管理能力和仓储成本优化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大赛行业标准作为准绳:对接教学及行业职业标准评价
基于我国第三产业现代商贸和物流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对接典型行业企业技术技能操作标准规范,对接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评价内涵,以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具体引入包括物流、营销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引入京东、用友典型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引入叉车操作标准、现代物流作业管理标准等,对接我国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对接中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等相关专业教学标准,使中国商贸和物流行业标准、技能大赛标准评价体系发挥了准绳作用。
4.关键职教资源作为支撑:配备先进装备
基于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中方建立技术先进、满足实训教学需要的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实训室,打造理实一体化、岗位情境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在吉布提当地建设企业全景感知实训室,购置 ARE 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及软件信息系统,有效满足了学生通过全流程感知体验和软件操作全景式学习企业生产、物流、营销等全流程运营过程的实践需求;建设企业模拟经营认知实训室,购置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和软件信息系统,满足学生模拟企业财务流程、体验企业经营过程等综合实训需求;建设物流仓储模拟实训室,配置计算机及物流仓储实训教学软件,满足模拟物流仓储实务的实训需求;建设叉车操作实训区,购置内燃平衡重式叉车,满足物流专业技能培养中叉车驾驶技能实训教学需求。在我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商贸共享中心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电子商务技能实训室、网店运营实训室;购置计算机、照相机、LED 大屏、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物流专业采购先进的物流作业仿真优化软件(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实现物流实训教学技术全面升级,采购柴油叉车,提升智慧物流控制作业实训中心功能,满足吉方学校师生来我校的培训需要,实现实训设备的共享共赢。
同时,为促进提升中方教师的系统化人才培养资源转化能力,从调研掌握当地商贸和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到了解其人才培养需求和规格;从撰写相应人才培养方案,到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从及时跟踪中国商贸和物流行业前沿技术设备发展,到落实实训室建设;从对接现代商贸物流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到全部课程标准的构建实施;从撰写符合吉布提当地发展需要的专业教材,到打造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锻炼了中方教师的系统化思维和指导能力。双方师资培训、交流、线上教研等活动,有效协助了吉方教师实施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工作。
四、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借鉴
吉布提鲁班工坊商贸专业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彰显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产教融合特色,彰显了“国际化”职教体系特色,彰显了“中国化”产教跨界实力。
(一)吉布提鲁班工坊彰显“供给端”产教融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