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经典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 刘赛君 闫冬梅 孔志军
摘要: “大思政”背景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注重文化育人,增强师生的人文素养,重要的途径就是开展经典阅读。文章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调研师生的经典阅读现状,结果发现,师生对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高度认同,但在培养师生良好阅读习惯、图书馆经典阅读资源以及经典阅读活动形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进而从提升人文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充分挖掘经典阅读资源、创新活动形式等方面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开展经典阅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思政;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5-0036-06
作为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如何在“大思政”背景下,坚持“三全育人”基本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育人”和“育才”有机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三全育人”工作应注重文化育人,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倡导经典阅读,经典阅读推广应成为“三全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基于此,笔者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对学校师生经典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调研,以期增强经典阅读活动的针对性,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全国12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建校40多年来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师资。本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生为调查对象,包含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在职教师,采取在线随机方式进行抽样调查。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通过编制问卷调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生经典阅读现状,涵盖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经典阅读现状以及对经典阅读的观点态度建议三个维度,共计20个问题。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院、年级,以了解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及结构组成;经典阅读现状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场所、阅读介质、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借阅图书种类、自身阅读感受以及阅读经典著作的原因等;对经典阅读的观点态度建议主要包括对经典著作的看法、经典阅读的重要程度和对师范生的用处以及对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
(三)数据收集与统计
问卷调查依托专业调查平台“问卷星”,通过在线调查的方法发放、回收问卷,共计收回有效问卷623份,最后运用平台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从受访者性别来看,其中男性占35.63%,女性占64.37%;从受访者身份来看,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位居前三名,其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其他学生及教职工所占比例较少(见图1),这与低年级学生对图书馆相关活动比较感兴趣有一定关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师生经典阅读基本素养
为了解学校师生关于经典阅读的基本素养,问卷设置了两道题:“《诗经》包含的内容有哪些?”第一题应选择风、雅、颂三个选项,而赋、比、兴是《诗经》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虽然风、雅、颂所选比例均超过90%,但本题选择正确的人数为264人,占有效人数623的42.38%,说明学校师生经典阅读的基本素养有待提升。第二题“以下经典著作中您阅读过哪些?”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从第二题的答题结果来看,大多数师生在列出著作中都能选出曾阅读过的著作,除了选择所列著作外,又选择“其他”且填入其他经典著作的人数为44人,占有效人数623的7.06%;填入的著作有《傲慢与偏见》《简爱》《活着》《围城》《三体》等,文学经典居多。从阅读情况来看,排在前四名的为四大名著,且其他文学经典所占比重也较大,史学经典著作及思政类经典著作阅读量相对较少。
2.师生经典阅读现状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生阅读经典著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占41.09%;其次为课后或周末,占24.4%;一有空就读排名第三,所占比重为21.51%;排名最后的是节假日(指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所占比重最小,仅为13%。这种状况与寒暑假空闲时间较多,便于阅读整本的经典著作有关。同时,师生能充分利用平时的碎片化时间来阅读,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比较高。
对阅读场所的选择(见表1),第一为宿舍(家里),占87.64%,师生还是喜欢在舒适的场所和轻松的氛围中阅读经典著作;第二为图书馆,占46.23%,与图书馆拥有较多的经典著作资源,且拥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关;第三为书店,这与书店经典著作资源丰富,拥有较多畅销书籍,亦或书店提供咖啡、饮料、零食等,集阅读与休闲为一体相关;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在教室阅读。选填“其他”选项的受访者的阅读场所包括公交、地铁、咖啡馆、食堂、湖边、随便什么地方等,场所选择更加灵活。可见,师生对阅读场所的选择比较多元化,只要想阅读,场所不会成为限制阅读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82.99%的受访者选择阅读纸质经典著作,选择电子书的仅为17.01%,表明传统的纸质经典著作仍是师生阅读的首选,这与纸质图书读起来更加真实,触感性强,而且阅读纸质图书能更好地保护眼睛有关;但电子经典著作阅读方式更加灵活,有手机即可阅读,也成为部分受访者选择的原因。调研过程表明,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综合运用可能是以后的趋势。
借阅图书的种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生的阅读偏好及需求。由表2可知,小说、畅销书排名第一,占比为28.25%;经典著作排名第三,占比为21.67%。不过小说、畅销书大多为文学类图书,其中也不乏有经典著作。学习辅导资料和专业性图书合计占比为45.42%,占较大比重,可以看出高校师生对专业学习相当重视。选择的“其他”选项,为传记、工具书、哲学书籍等,占比重较小。
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受访者每日阅读经典著作的时间不到1小时,平均每月阅读数量不到1册,超过1/5的受访者不阅读经典著作,而每日阅读经典著作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比重为5.94%,每月阅读数量在4册以上的比重为2.89%,这表明大部分师生没有坚持每日阅读,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受访者自我感受来看,近半受访者的感受是想更多阅读,但时间不够,初心还是想阅读经典著作的,36.92%的受访者对自己经典阅读情况感觉一般,也有9.3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经典阅读情况感觉很满意。有5.78%的受访者是由于资源不够的原因导致无法更多地阅读经典著作。最后,有3.37%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多少无关紧要。总体来看,受访者对自己的经典阅读状况感受不是很满意,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源是以后改善的方向。
通过了解受访者阅读经典著作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经典阅读相关的推广活动。由图3可知,首要原因是受访者认为经典阅读可以增加知识、增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化修养;其次,认为经典著作本身具有魅力,吸引人;排名第三的原因是受访者的兴趣所在。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是出于了解、打发时间、朋友推荐、老师或父母要求而阅读。综合来看,主要的原因是受访者对经典著作本身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大部分受访者的兴趣所在。经典著作的魅力是历久弥新的,推广阅读经典著作仍大有裨益。
3.师生对经典阅读的观点、态度、建议
《史通·叙事》认为“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1]。查百度百科,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经典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充分了解师生对经典阅读的观点、态度及相关建议,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阅读相关活动,更好地服务师生。调查结果显示,有65.97%的受访者对经典著作的看法是喜欢阅读,但由于时间、学业、缺少资料等原因,读得不多;有49.28%的受访者对经典著作的看法是非常喜欢,认为让人受益匪浅,值得去读,说明大多数师生对经典著作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此外,也有22.47%的受访者平时很少阅读经典著作,有7.06%的受访者认为对经典著作没有感觉,还有4.43%的受访者不认同经典著作,认为其很是枯燥无聊、非常难懂,不想去阅读。综合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认可经典著作,少部分受访者对经典著作比较无感,认为用处不大,说明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仍有很大空间去推进。
通过受访者对经典阅读重要性的回答,可以看出师生对经典阅读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经典阅读能够塑造人格、引导人生;了解前人思想,传承文化;经典本身是智慧的结晶,值得后人学习。此外,有44.94%的受访者认为经典阅读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必修课。少部分选择“其他”选项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经典著作可以明志、启迪智慧、学习处世哲学、了解前人故事等。
作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职教师资,经典阅读对师范生而言是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见图4)表明,66.77%的受访者认为用处很大,29.37%的受访者认为用处一般,只有不到4%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什么用或用处很小,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经典阅读对师范生大有裨益。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经典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对师范生而言也是很有用处的,对于文化传承、人文素养提升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受访者希望图书馆购买经典著作的类型分析(见表4),可以看出受访者经典阅读的偏好,排在首位的是文学类,小说、畅销书归属文学经典的较多,可见受访者尤其偏爱文学经典;其次为史学类、哲学类、思政类;有小部分受访者选填了“其他”选项。
通过了解受访者认为经典阅读的困难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阅读推广工作。由表5可知,排名第一的是时间精力因素,可见时间因素是受访者无法阅读经典著作的最主要因素。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原因是经典著作太深奥、晦涩看不懂(47.03%),以及缺少阅读氛围、缺乏相关指导(36.44%),这也提示我们以后在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工作。排名第四的原因是影音视频方式较文字阅读更受欢迎,也为以后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开拓了思路。也有小部分受访者认为经典著作内容过时,没有实用价值,图书馆资源少等。
有针对性地克服困难,积极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日后努力的方向。通过对受访者希望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活动类型调查(见图5)可知,排在首位的活动形式是经典著作书目推荐,此为传统的活动形式,占比为64.85%,表明受访者对阅读经典著作需要相关的科学指导。除“其他”形式外,占比最低的活动形式是经典著作相关征文比赛,占比为28.57%,表明受访者对征文比赛的热情不太高。除此之外的活动形式,包括经典著作赏析类,如影视赏析、名篇诵读、读书笔记、书评、阅读摄影等;经典名著讲座类,如名师讲座、名著导读、人文讲堂等;沙龙类,如读书会、有奖知识问答等。受访者对三类活动的偏爱程度依次递减,不过差距不是特别大,也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可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经典阅读相关活动中来。
三、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生经典阅读的现状是:师生尚未形成良好的经典阅读习惯,基本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师生更愿意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在舒适的环境中阅读纸质经典著作;师生对小说类文学经典最感兴趣,对史学、思政、专业等其他类型经典著作阅读兴趣有待进一步引导、提升;师生对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高度认同,时间因素是经典阅读的主要障碍;师生希望图书馆进一步加强经典著作资源建设,并针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特点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
(二)对策建议
1.结合学校特色编制经典阅读书单,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如何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求、拓宽校园经典阅读推广渠道,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编制经典阅读书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014 年,南京大学推出了“悦读经典计划”,编撰了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全球化发展等时代性内容的《南大书单》。2017年,清华大学出版了包括中国文化名著、世界文化名著、中国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等四大类的《清华大学荐读书目》[2]。天津外国语大学已持续多年开展“天外书单——优秀图书阅读分享”活动,打造“天外书单”,将读书活动与思政课改革创新结合起来[3]。天津财经大学也推出“天财书单”,已连续多年向本校师生推出了经典阅读荐读书目。因此,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培养目标等,编撰具有本校特色的经典阅读书单,引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可以书单为基础,依托互联网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经典阅读书单主题共享阅读区,引导全校师生一起荐读、阅读、研讨,进一步沉淀大学精神和文化,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