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路径探讨

作者: 曹阳艳 黄琛

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路径探讨0

摘要:以省级精品开放课配套教材《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为例,探讨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的路径。提出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五步法,即教材定位、调研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教学化处理、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确定教材编写框架。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教材建设;道路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2-0051-05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三教”改革的任务要求。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教材内容要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吸收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教材形态要创新,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规范职业院校教材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注重教材建设中行业企业的参与,注重教材意识形态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实施“课证互融”人才培养改革,教材改革是落实“课证互融”的关键点之一。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是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重视职业性和实践性,教材组织要对接岗位工作,教材内容要关联生产实践,教材建设目标要对接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教材建设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教材是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最明显标志,因此,建筑业职业教育教材要紧紧抓住房地产行业发展之变革风向,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政策,同时也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要求,创新教材组织形式,创新教材内容。笔者拟以省级精品开放课“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建设为例,探索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思路。

一、新型活页式教材特征解读

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典型特征是“新型”和“活页”。“新型”体现在对教材进行系统重构,包括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呈现和评价检查。新型活页式教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学习成果导向,具备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等特点[1]。“活页”的外观表现为活页式装订,方便学习者增减和替换内容;“活页”的内涵则体现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使用方式的灵活性。总之,新型活页式教材要创新教材形式、创新内容组织,充分提高教材的实用性。要保证教材的动态调整和灵活使用,教材内容组织需要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固化的逻辑关系,采用典型工作任务引领,采用模块化设计。某一模块内容的增减,不影响教材其他模块内容的学习。单个模块内容可以独立学习,不用借助前置内容的基础。每个模块融合完成任务需要用到的知识解读,配备任务完成的标准操作流程演示,安排课堂任务训练项目,留置课后作业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每个模块内进行多轮强化练习,提升职业技能。共性知识点在不同模块中重复解读,多轮强化记忆,轻松熟记理论知识。

活页式教材作为教具的创新性。对于使用教材的教师来说,教材是一种教学工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武器。新型活页式教材改变传统教材的静态固化,使用时教师可以根据行业发展最新动态自主增加新工艺、新技术等相关内容,根据行业和教育新政策自主增加体现技术技能新要求、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内容。使用中如发现教材局部错漏,教师可即时局部更换。教师也可以快速删减旧工艺、旧技术的相关内容,删减旧操作手册和旧成果格式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学情分析向出版社订制个性化内容。

活页式教材作为学习工具的创新性。对于使用教材的学习者来说,教材是一扇门,是学生进入学习空间的通道。新型活页式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的单调冷漠,增强了学习者与教材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课程笔记、实训作业、体会反思等添加到活页式教材中,从而形成完整的过程性学习资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2]。学生也可以把教材中的练习成果拆卸作为作业提交,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练习成果单独装订为练习集。教师批改完成后的作业可以再装回教材。总之,学习者学习过程有痕化,学习成果、学习反馈都集中在教材中呈现,方便学习者总结反思,教材成为学习过程的见证和记录。

活页式教材作为出版物的创新性。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创出版物的个性化服务,教材编者和出版社可以动态更新教材内容,灵活删减内容,为教材使用者订制内容,提供个性化的教材服务。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要每年小修,3年大修。传统纸媒教材修改不方便,但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快捷修改。对统一的教材,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学时要求,有些教材内容课堂上基本不学,造成了资源浪费。新型活页式教材为编者和使用者之间提供了互动平台,甚至使用者可以对教材进行开发,不断提升教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二、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路径探索

(一)教材定位

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首先要分析教材定位。省级精品开放课“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适用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也适合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原有教材已使用3年,结合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教材要进行新一轮建设。根据工程造价专业“课证互融”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要构建基于岗位能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能力递进,X向拓展”课程体系[3]。市政工程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隧道工程等多项工程。课程教学受限于学时规划,仅挑选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并分两个学期进行,第一学期学习“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第二学期学习“管道工程计量与计价”。原教材“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囊括了市政工程的全部内容,但教学时只使用部分教学资源,教材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处于“闲置”状态。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方便使用者订制教材内容,减少教材资源浪费,提高教材使用效率,首先解决了教材资源闲置问题。新型活页式教材模块化编写,有效解决课程分两个学期教学的需求。编写计划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包含道路工程和市政土方及基础工程),对接第一学期的课程;第二部分市政管道工程计量与计价(包含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对接第二学期课程。有的专业将“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选修课,只教学部分内容,使用者可以分别选用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或市政管道工程计量与计价部分。因此,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分两大模块,可以分为两部教材,也可合二为一。下面以《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为例进行探讨。

根据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征定位,教材既要满足教师教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学的需求,并最终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内容对接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吸收道路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同时满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造价成果文件的规范要求。教材内容组织上对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为引领组织教学内容。教材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教材作为重要的载体,不但要能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更要发挥塑造学习者灵魂的作用。因此,新型活页式教材中要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挖掘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在教材中融入思政故事,让教材形象更立体,教材内容更丰富。《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搜集与道路工程和工程造价行业相关的思政故事,渗透思政教育,同时也增强了教材内容的生动性。

(二)开展企业调研选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教材定位后,开展企业调研。针对教材对接的企业工作岗位,对从事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相关业务的多家企业展开调研。企业规模包括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企业性质包含造价咨询企业、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市政工程建设单位,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企业规模,尽管都会有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的业务,但任务要求、工作流程存在差异。例如,大型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程度高,有企业内部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任务、提交成果、反馈意见;而小型企业则直接口头传达分配任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审核实行三级审核,而施工企业内部一般实行二级审核。大型企业承接的工程规模较大,道路工程造价包含的工作内容更多,工程更复杂;小型企业承接的工程规模较小,道路工程造价包含的工作内容范围减少,工程施工难度不大。综合不同企业的任务类型、工程范围、工作流程和成果要求,选取道路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选取如表1所示。

(三)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化处理

典型工作任务不能直接用于教学,对教材中使用的典型工作任务要进行教学化处理,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化处理见表2。一本教材对应一个或多个典型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要求、标准操作流程、完成质量标准、成果提交要求等。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分解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作为一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划分多个教学单元。模块内的每个教学单元对接1个子任务,能独立开展教学,形成单元教学成果;同一模块内各教学单元间紧密联系、逻辑严谨、前后呼应,有计划地逐步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以学时为单位,2学时为一个教学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对接1个子任务,通过任务引领教学,包含知识解读、操作演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形成单元学习成果。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是为了方便开展教学,但教学最终要回归工作任务本位。因此,最后设置汇总检查模块,模拟岗位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检查修改提交成果。为了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在课堂练习中还应对案例工程作简化处理,先完成简化版的工作任务,再提升到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任务突出实践操作,重点引导如何做,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梳理实践操作后面的理论,阐述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

(四)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线上教学平台与教材联动,学习者与教材互动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为学习任务后,教材的内容框架已基本确定,接下来需要探讨内容的呈现方式。新型活页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定要新,并且多元化、立体化呈现。首先,教材内容不单是纯文字表达,要有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零星个体,是有机联系的系统,数字资源的使用是宽泛的、多元化的。因此,同时建设教材对应的线上学习平台,教材数字资源链接到学习平台,线上教学平台与教材联动使用。教材中提供数字资源使用指引,绘制教材的数字资源地图,方便使用者快捷直观查看教材数字资源。在线上学习平台开设教材使用指引模块,附上学习者使用指南,详细介绍教师怎样使用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怎样使用教材资源,也详细指导学生怎样使用教材资源。在学习平台开设教材讨论反馈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单独建设讨论贴,收集教材使用者的反馈信息,根据学习者需求更新教材。线上教学平台与纸质版教材联动,建立教材动态更新机制,突出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立体化特征。随着技术的进步、岗位要求的变化、学情的变化、培养目标的调整,活页式教材的内容也需要及时地调整和变化[4]。教材数字资源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即时更新,根据学习者反馈意见,纸质版教材通过活页式装订更新部分教材内容。

为突出教材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教材呈现方式应体现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教材中应配套任务练习表格,学习者自己动手,直接在教材上完成任务练习、检查评价、分析总结。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配套讲解视频,学生可自主扫码学习;任务练习疑难点配套讲解视频,学生可扫码观看对照检查。

(五)确定新型活页式教材编写框架

教材内容框架和呈现方式确定后,编写教材总体框架。根据道路工程的任务特征,市政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设计对应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分解为8个模块,总计20个教学单元,40学时,教材编写框架见图1。教材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1门课程对应1个典型工作任务。选取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用于学校教学或社会人员自学都非常实用。教材首先模拟企业工作情境,发放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拆解为若干子任务,划分为多个教学单元,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综合训练回归工作任务,汇总阶段学习成果,整理成完整的工作成果。教材编写融入育人元素,梳理教材主题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教材思政教育的主线,将思政教育主线融入教材内容[5],每个教学单元融入与道路工程相关的工程故事或职业故事。教材工程计价有关的内容对接X证书标准,提供“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证书的职业能力考核形式和评分细则[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