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干部队伍内涵建设的创新研究

作者: 刘善巨 陈翠敏

中职班干部队伍内涵建设的创新研究0

摘 要: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班级综合管理水平,增进班级自主管理实效,结合学生发展特点构建班干部综合培养体系,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使之成为班级管理领航者、护航者,助力班级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班干部;中职;队伍建设;班级管理

目前,中职学校班干部的能力参差不齐、责任心有待补强、容易产生职务倦怠,难以突破成长瓶颈;班主任困于细务,忽视顶层设计,管理效能低。因此,如何锻造一支有高度责任心、团结协作、组织战斗力强的高素质班干部队伍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提出通过班干部队伍内涵建设,即班干部“选拔、聘任、管理、培训、评价”系统培养,扁平化组织分工,健全工作反馈机制,思政引领提质增效,以全方位提升班干部综合素养。

一、班干部队伍内涵建设要义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重要参与者、班风正向引领的主要抓手,纲举则目张。从宏观视角看,班级管理工作可较好地转化为班干部工作,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班干部为抓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关键一环,是班主任育人用人的艺术呈现。着力打造一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才能事半功倍。

二、构建班干部“选聘管培评”五链培养体系

班干部培养属系统化、持久性工程,通过班干部“选拔、聘任、管理、培训、评价”五链相扣,构建班干部培养体系。

(一)班干部选拔

班干部关键在选。“人未易知、知人未易”,如何在新生中选拔人才,需要班主任慧眼识人,量才为用。

1. 调查了解,考查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对班级整体概况有较为详尽的掌握。可利用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特长、班干部经历;加强现场沟通,感知学生性格、处世态度、能力基础,多角度了解学生综合素养,为选聘班干部做足准备。

2. 创设平台,检视学生。安排常规工作让学生主动负责,留心观察其自律行为,听其言观其行,观察学生表现、工作方法及成效,综合判断学生素养。

3. 为班干部助选。有意识地去肯定能力突出、贡献突出的学生,彰显其个人良好形象,为其选聘班干部做铺垫。

(二)班干部竞聘与聘任

班干部是否得当在于挖掘,量才为用。

1. 干部竞聘树榜样。引导学生专业学习与能力锻炼平行发展,通过典型案例激发学生意愿和竞争意识,引领学生更积极表现,促进正气班风成型。入学阶段,班主任需侧重于辅选指导,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选择性地安排工作任务,量才为用。

2. 丰富班干部聘任内涵。结合前期辅选工作,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聘和聘任仪式。创造班干部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自我介绍、竞选演讲等方式丰富竞选内涵,充分展示竞聘者工作态度、成效亮点等。邀请校级领导、校内名师参与点评,既充分表达民主选举,又避免盲选。以高规格竞选及聘任仪式,增强班干部荣誉感、责任感。

(三)班干部过程管理

班干部的迅速成长离不开过程管理及培养。

1. 提升班干部队伍纯洁性。班干部是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务必要求以身作则,树榜样、扬正气、树新风,提升大局意识。

2. 建立问责制。明确班委团委各委员岗位职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建立工作责任清单制度,如卫生工作签名制度、学生手机收发审核制度等,对班干部加强工作过程监督,指导班干部提高工作时效性和完成度。

(四)班干部培训

班干部能力迅速提升离不开班主任的智力支持与业务指导。

1. 坚持问题导向。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座谈会,以问题导向提对策,落实阶段工作任务,与班干部商议妥善处理棘手难题,将主动权交给班干部。班干部在问题面前有启发、有对策,内化为责任担当,形成有战斗力的队伍。

2. 专项能力培养。班干部能力培养举足轻重,可根据阶段性班情开展专题培训,如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站队意识、工作时效性、工作方法技巧等。通过培训,提升班干部的综合素养,培养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底气。

(五)班干部评价

1. 坚持赏识教育。善于发现班干部的闪光点,以赏识态度看待班干部的表现,让其感受到班主任的信任和激励。适时抓住时机宣扬班干部的突出贡献和典型事迹,为其树立班干部威信,形成正向舆论引导。

2. 花式激励。班主任要不断激励班干部的工作热情,通过激励激发班干部的能量。可采取信心式激励、放权式激励、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开展工作总结表彰优秀、班级推优评定、入团积极分子推荐等荣誉激励。

通过以上“选聘管培评”五链系统培养形成合力,班干部队伍迅速成长。

三、优化组织分工

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组织架构与分工,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规避权责不分、人浮于事。

(一)组织分工扁平化

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破除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使组织变得灵活、富有柔性。它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

班主任青睐垂直化组织架构,但此组织架构单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如班干部能力、人际关系、权力监督等,甚至言行不一隐匿班情,导致班主任难以掌握实情。

而采用扁平化组织,班主任能一对一地对班干部进行具体业务指导,加速提升班干部业务水平与能力。可有效灵活处理因用人不当造成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规避班干部独断专权的局面,保障班主任人事调度空间。

(二)加强团队化协作

发挥扁平化组织功能性,形成加乘效应,有利于团队协作。班干部的能力参差不齐,个别班干部因性格或能力因素难以独当一面,而团队协作可助其蜕变成长,如学习组由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组成团队,协同保障良好学风。

四、健全工作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反馈长效机制,全面检验班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压实岗位职责。

(一)建立工作汇报制度

班干部需要进行筹划阶段工作汇报或活动项目工作汇报。通过各类工作汇报,展示工作成效或促进经验交流,提升班干部总结能力、表现力和责任心;形成查漏补缺机制,正视工作盲点、扬长补短,激发班干部工作干劲。通过工作汇报平台融入表彰先进或典型事迹,消融矛盾,促进融合,一举多得。

(二)柔性管理强化正反馈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班干部的情感需求,把组织意志内化为班干部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调动班干部积极性。设法激发班干部的付出感,催生班干部情感投入,培育主人翁精神。把班主任的想法巧妙内化为班干部的职责,以工作布置路径为例进行效能分析(如下图)。通过责任内化,班干部得到赏识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对班主任更信任,与同学融合更紧密,真正起到桥梁作用。

五、思政着色引领

把为党育人融入红色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班主任通过班干部队伍建设平台,植入爱国爱党爱家爱校爱班“五爱”情感教育,提升班干部政治觉悟,加强思想信念的锻造,更好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一)时政专题学习

班干部既要能力过硬,又要觉悟过硬、品质过硬。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党的二十大相关知识竞赛活动为契机,组织班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以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专题,讲好新时代的故事,通过红色教育营造风清气正之风。

(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

紧紧围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培养思维,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如参加禁毒义工活动、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等,提升班干部的社会认知水平和思想格局。

六、结语

综上,班干部队伍内涵建设在于培养体系更立体,组织架构更灵活,工作成效更突出,责任内化更艺术,红色教育更具内涵,着力打造一支高标准的班干部团队,有效推进班级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谵启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