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冼家盛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专门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文章首先分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内容是否符合小学学情,随后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了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小学体育;课堂设计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学习与主题学习对小学体育课堂的启示

跨学科学习和主题学习为小学体育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育课堂可以更加丰富多样,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如在乒乓球教学中,可与物理、数学学科联系,计算球的内旋外旋角度、球的落点位置等;在耐久跑教学中,可融入国防教育、安全教育、音乐、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模拟“火灾脱险和救助”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真实火灾情境中的急救知识和处理办法。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可行性

首先,小学体育课程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易于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其次,小学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索欲望高,适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环境保护设计教学案例,让学生运用折返跑技术将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极,这既在课堂上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又使学生学到折返跑动作要领。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的设计原则

(一)学科融合原则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这不仅包括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结合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内容,设计出具有跨学科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

(二)主题引领原则

在选择和设计跨学科主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与体育相关的、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围绕体育运动的历史、文化、科学原理、运动技能等方面展开。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同时,主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小学体育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应更加明确且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体育技能与知识传授外,还应融合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力。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有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迁移和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二)精选教学内容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紧密结合跨学科主题,确保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选取与体育相关的历史事件、科学原理、艺术作品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能学到运动技能,还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四、案例研究: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动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案例背景

我校近年来积极推动教育改革,特别是在跨学科学习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师与科学教师共同策划并实施了“起跳与角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二)实施过程

1. 前期准备:(1)确定主题:教师团队经过讨论,选择了“起跳与角度”作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原理,激发对体育科学的兴趣;(2)制定方案:教师共同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3)资源整合:教师团队积极搜集和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

2. 教学实施:(1)引入阶段: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跳高运动员起跳腿的起跳角度分析原理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探索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子主题进行探究。学生利用图书、网络资源等搜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3)分享阶段: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4)总结阶段: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梳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育人价值:(1)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学练练习等形式,促进学生理解不同角度起跳的发力技能;(2)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践探索、组织创编、临场反应等方面的能力;(3)通过创设“起跳与角度”的真实训练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力是与角度有关联的原理。

4. 活动目标:(1)综合应用数学、科学、解剖学等知识,学习了起跑和起跳的外在基本动作原理,基本掌握跑、跳的基本动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2)通过真实比赛交流情境,提高创编与策划、组织与协调、沟通与表达等综合实践能力。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情况分析

在本次案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得到了有效实施。教师团队通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机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不仅掌握了体育科学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交流,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1. 成功经验: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是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即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资料搜集和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五、问题与挑战

跨学科知识的整合需要体育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的教学能力,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任务。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体育设备、虚拟实境技术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的科学原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此,我们呼吁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卢雪蓝.新课标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探索[J].灌篮,2022(10).

[2]尤锦国.小学体育践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9).

[3]吴芳.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小学体育红色主题活动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23(1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