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作者: 何桂玲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课本第104页例1。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广角——集合”,而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本班的实际设计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三、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而且,在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是用列举的方法画出集合所有的元素,没有将一个集合的元素圈出来的经验积累。因此,学生很难想到用图表示每一组数据,并用图表示它们之间的运算。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
四、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知道简单的维恩图各部分的意思;初步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房间里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但却只有三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整合。
(二)发现问题,学习新知
1. 出示题目,引发冲突
下面是调查我们三(2)班喜欢画画和唱歌的部分同学的名单。
(1)从这个表格中你知道了喜欢画画和唱歌的各有多少人呢?
(2)怎样求喜欢画画和唱歌的一共有多少人?
(3)思考:这个统计表有些同学两项都喜欢,想个好办法,怎样能够在表格上清楚地看出哪些同学是重复的,让我们数起来更方便呢?
(4)交流展示,互评互议。
2. 探究新知,认识维恩图
(1)教师引出维恩图。
(2)这两个圈组合之后,这个组合图形可以看作几部分组成呢?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呢?
(3)完成研学任务:把同学的名字分一分,写在对应维恩图的位置上。
(4)汇报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5)我们把两项都喜欢的同学的名字要摆放在哪最好?为什么放在中间?
3. 结合维恩图,探究解答的方法
(1)仔细观察维恩图,怎样列式求出喜欢画画和唱歌的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列式,交流算法。
(3)汇报列式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实际,调查本班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既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及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三)实践应用,开拓创新
1. 课本第105页的第1题。
2. 课本第105页的第2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对维恩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义理解得更为深刻,加深学生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高
思考:老师有两个笔盒,其中一个笔盒里装有4种文具,另一个笔盒里也装有4种文具,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现在最多一共有多少种文具,最少一共有多少种文具。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知识回顾,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喜欢画画的学生: 喜欢唱歌的学生:
表示( )
表示( ) 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