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任务群教学活动探究

作者: 卢燕兴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以任务为驱动的单元教学逐渐规范化、框架化。通过新课标与部编教材的联动,学生能够轻松地根据主题串联知识。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探索语文大单元任务群教学的新方法、新实践。通过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新课标;任务驱动;单元教学;小学语文

一、教学概况

(一)教学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强化学生民族感、革命感以及对文化的认同感。小学语文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爱国情感教育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良好的影响。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爱国主义情感”,有《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本单元教学要素是“关注背景”“关注人物”“关注事件”,把握课文主旨,串联单元任务群,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任务驱动的前提下,探索语文大单元任务群教学的新方法、新实践,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

(二)驱动问题

1. 学生机械性学习的问题。现阶段,学生容易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分配到语文机械式学习上,忽视了对任务单元教学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感受语文学科的趣味,达到大单元趣味学习的效果。

2.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国外文化的引入,我国小学生对民族情感认识较为浅薄,较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需要格外重视语文课程对小学生情感熏陶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确无误地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课文背后的事件以及课文中的人物,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容;主动地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做到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人文情怀。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听说读写的方式,做到准确的认读,并能够运用词语形容文章中的人物,能够体会到文章中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区别;同时能够借助日常生活的情况,加强对课文格式的认识,能够区分书信、古诗、正常课文的格式;能够利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完成写信的任务,激发写作的需求。

3. 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特点、人物特点,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我国的繁荣昌盛给出自己一分力量;通过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国泰民安”,国家太平我们才能安全;通过单元任务群教学,发扬学生的民族情怀,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

4. 实践目标:通过本课题的文献研究和我校四年级语文教学的调研,了解现阶段以任务为驱动,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任务群教学活动的现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探索教学管理模式;通过主题研究,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单元教学的具体情况,方案设计注重学生的思维深度,为语文学科单元设计提供可行性策略,努力连接单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三、教学设计思路

1. 确定主题:本次教学以国庆节,爱祖国为主,教育主题是“祖国,我对你说”。

2. 确定任务要素: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学习和把握好课文主要的内容。在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笔和纸张,写书信。

3. 设计思路的确定:以任务为驱动,结合新课标背景,将任务群融入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对语文单元学习的框架式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任务一:难忘的国庆节

活动一:分享国庆随手拍。1. 秀秀随手拍。2. 聊聊国庆中的人和事。

活动二:读一封特殊的来信。1. 读读大队部的来信。2. 聊聊信的故事。

(二)主题任务二:触摸那一颗赤子之心

活动一:传颂千年的沙场豪情。1. 聆听边塞的声声战鼓:(1)学习《出塞》,领悟学法。(2)迁移学法,学习《凉州词》。2. 领略女词人的豪情壮志:(1)认识女词人李清照。(2)运用学法,自读古诗。

活动二:重温少年周恩来的读书誓言。1. 讲一讲:伟人的儿时故事。(1)读故事:自读课文,合作完成。(2)“爱国故事,我来讲”: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2. 议一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小组讨论:周恩来为什么立下如此志向?(2)品读课文,聚焦人物。3. 写一写:我为什么而读书。

活动三:赞一赞梅兰芳蓄须的民族气节。1. 读一读:蓄须明志的故事。(1)借助阅读提示,自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2)交流自读情况,适时点拨。2. 赞一赞:伟大的民族艺术家梅兰芳。(1)“爱国故事,我来讲”:讲梅兰芳蓄须的故事。(2)你能用恰当的词语赞扬梅兰芳先生吗?

(三)主题任务三:少年当有报国志

活动一:跟着诗歌去延安。1. 读读诗歌。(1)想一想:通过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理解“延安”“延河”“枣园”等。(2)读一读。2. 说说延安。开展“延安故事会”,课后搜集延安的故事,选择最打动你的一个故事讲一讲。

活动二:给祖国妈妈的一封信。1. 再读来自学校大队部的一封信。2. 我也来写一封信。(1)说一说:我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2)写一写: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写。(3)改一改:自主修改,同桌互改,再次自主修改。

五、教学成效与反思

(一)教学成效

1. 提升单元任务群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教师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进行任务群单元教学。本次教学设计以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为例,其主要的内容基调为“爱国情感的提升”“爱国连接生活”,在过程中涵盖着教师、学生已有的教学知识体系和学习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联动生活、联动节日,从而产生足够的兴趣,投入适当的时间进行作品的展开。

2. 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知识既有陌生感又不感兴趣。通过了解和观察发现,在每次语文学科教学后,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较为浅显,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本次教学设计,以任务为驱动,结合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语文爱国教学的轻松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对教材内容的第一印象,了解教材中的爱国情怀,深刻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3. 语文教学做到了“三个真正”。本次教学设计通过任务群单元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参与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这过程,任务驱动的教学,能够做到“三个真正”:学生真正走到课堂中央、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学科素养真正得到发展。

(二)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先进的教学模式逐步地被运用到小学语文课程中。以任务为驱动的单元教学也逐渐地规范化、框架化。通过新课标与部编教材的联动,学生能够轻松地根据主题,做到知识串联。通过对语文学科的设计和分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理顺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方案的实践,突出学科课程的重点,实现课堂的反思。本次的教学案例通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结合观察、讨论、作品展示、项目报告、同伴评价等方法评估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在之后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加强评价的客观性,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在任务教学中的参与情况,加强合作和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