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情景教学的运用案例
作者: 李展鹏摘 要:小学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初步接受了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教育。体育课作为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程,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科学教学理念能够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许多新的教育手段为教师所推崇,情景教学法因能够帮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领略知识,促进自身运动技能而受到欢迎。文章将选取二年级小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探讨“学青蛙跳”的情景教学法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心智水平等方面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以为小学体育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情景教学;“学青蛙跳”
体育课程在小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能够随之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创新性的体育教育影响了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养成,也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不利于小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能够创设特定情景、将体育课变得生动灵活的情景教学法,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本文将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展“学青蛙跳”的情景教学,旨在探讨高效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体育素质能力的方法,改变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相关概念研究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都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综述。米俊魁教授认为,情景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场景,来实现生动化、形象化教学的效果,最终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提升、身心素养完善的教学方法。李吉林认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领悟知识和技能的作业方法,其关键在于情景的有效设置。可见关于情景教学法的概念大同小异,都注重在活跃的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
(二)体育学习
广义的体育学习是学生在一切场景中进行体育知识获取和体育技能提升的学习过程,而狭义的体育学习仅指学生在学校或专门的体育培训机构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强化的过程。通过体育学习,学生能够塑造较强的体质,实现身心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一)情景教学的项目选择
本次实验的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20名学生,在他们的体育课堂内加入“学青蛙跳”情景教学。此次选择“学青蛙跳”作为情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参加集体运动项目的乐趣,使他们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立定跳远的相关技巧,锻炼腿部力量,并且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进行集体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旨在通过结果探究小学体育课堂中使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是否真正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能否养成更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二)情景教学的开展过程
为了开展此次情景教学,特地准备了多个青蛙头饰用于学生扮演小青蛙,也准备了一些道具小虫子用于游戏使用。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情景教学开展之初,他们就表现出颇为兴奋的状态。这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开展教学之初,由一名女生朗诵:“今天是青蛙妈妈的生日,小青蛙决定为妈妈采集她最爱吃的虫子庆祝生日,现在小青蛙们正在做出门前的热身运动。”自此开始由体育教师教授学生青蛙跳的基本动作。首先由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要求学生好好模仿,接着重复这一动作向前行进。接着由女声再次介绍:“现在,小青蛙们都学会了青蛙跳的技巧,大家原地试一下,注意跳起时双脚不能勾起来,要轻轻地跳。”接着学生争相模仿这一动作,由教师从旁进行观察指导。可以由一些动作比较标准的学生来为其他动作相对不太标准的学生做示范。由于整体动作较为简单,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运动技巧。
在学生普遍掌握了青蛙跳的动作之后,继续推进剧情情景:“小青蛙们都学会了跳跃的技巧,现在要去外面给妈妈捉虫子了。现在小青蛙们分成两组,看哪一组捉的虫子又大又多。请小青蛙们记牢跳跃的时候要双脚并拢、轻轻跳。每只青蛙先捉一条虫子,捉完之后跳回来,另一只小青蛙才能出发去捉另一条虫子。而每一只虫子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后出发的小青蛙要用更多的时间往返,所以小青蛙们要商量确定出发的先后顺序。让我们看看哪组小青蛙能够先捉到10只虫子,哪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捕捉的虫子更多,而且跳得又快又好?”
三、小学体育课堂中情景教学的运用效果
(一)情景教学前后学生的体育兴趣变化情况
通过小学体育课堂“学青蛙跳”的情景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体育兴趣会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而有明显的优化趋向。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体育课,虽然也受学生欢迎,但主要原因是体育课课程开展比较自由,也没有相关的学科作业布置。学生并非喜爱体育课本身。而以情景教学法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因其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具有特色的道具和集体参与的欢乐氛围,在一开始就能够受到小学生的普遍关注。在具体的体育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有更高的热情。在后续的情景模拟中,学生也能够普遍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即使平时体育兴趣相对较低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这说明情景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二)情景教学前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变化情况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更为明显的作用。首先是学生沟通素质的提升。每一组学生需要相互沟通达成先后出发顺序的一致,他们要根据各自的体育运动素养情况进行交流。其次是团结协作意识的养成。学生通过“学青蛙跳”能够认识到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最终的胜利,要实现集体的协作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每一个人的出发都会获得其他同学的支持和鼓励,这对于良好班级氛围的养成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最后是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通过情景教学,学生能够更加主动专注地学习体育技能,能够实现比以往体育课程更好的体育运动能力训练效果。可见,情景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情景教学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要求
(一)以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
情景教学,是以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进行课程设计,所设计的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具体运动特点。例如本次选择的“学青蛙跳”就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这是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正是由于学生能够被带入情景积极参与,教师才能够根据真实的客观情况发挥教育作用。
(二)注重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发展
如情景教学一类的新式体育教学方法,之所以难以得到广泛开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教学水平所限。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注重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教学资源来学习提升自我,不因其他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路径不同而畏难。学校应当为体育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来增强他们的相关能力水平,同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源去购置专门的体育道具,解除教师进行情景体育教学的限制,同时也指导教师要保障学生的体育安全。
五、结语
小学是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能否接受科学的体育教学直接影响到个人身体素质、体育精神和拼搏意识的养成。本文通过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展“学青蛙跳”情景教学,证明此教学方法能促进体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推动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其他小学体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