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

作者: 赖志和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当今一代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早已受社会重视。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不是局限在学校体育课上,而需探索出多种有效途径。文章讨论了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效路径

一、研究背景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把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助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监督和促进。对小学生而言,拥有健康的身心既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来完成服务社会使命的基本前提。

二、分析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各种因素

小学生体质健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体育运动安排。教育部门已规定小学不同年级每周体育课程安排的数量以及运动时间,但学校往往偏重于文化教育,体育课和课后运动的质量普遍很低,甚至出现占用体育课的现象,造成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受限。

2. 学生家长态度。部分学生家长过于追求孩子的文化学业成绩,将大量时间安排在学习文化知识而忽略孩子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体质健康缺乏关注。

3. 社会运动场地设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齐全,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也影响了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农村学生,能够开展体育运动的场地少之又少。

三、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学校体育运动

小学生在学校内主要的运动时间是体育课、课间10分钟、大课间运动。

1. 提高体育课质量。要想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体育课的质量。严格落实新课标,做好体育课大单元计划,每节课落实“学、练、赛”,要以常赛机制贯穿整节课,以赛促学、以赛促评。大单元开展面对的困难很大,要充分做好准备,充分了解学生、教学器材以及场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学生特点,设置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学习,并落实每节课不少于八分钟的体能训练。

2. 落实课间十分钟运动。课间十分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足以让学生心情得到释放。教师把课间十分钟交给学生,不硬性规定学生做何种活动。课间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因为会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建议做一些自己喜欢、可以愉悦心情的运动,比如多人围圈踢毽子、跳绳、玩游戏等。

3. 落实大课间运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校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主要手段,也是学校呈现与应用课程中所学体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在统一操化运动的基础上,增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田径、踢毽子等,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运动中练习体育课中学习的内容。针对学校实际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状况,可设置四种大课间分项目运动安排:一是可以安排部分学生进行分项目的训练,部分学生进行操化运动,一周为期定期更换;二是一半时间做操化运动,一半时间做分项目运动;三是一天做操化运动,一天做分项目运动,交替进行;四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上、下午都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午大课间以操化的形式开展,下午大课间以分项目运动的形式开展,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议定期开展比赛,以项目比赛的形式组织全员参与活动,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比赛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辅导,学生全员参与,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勤练、常赛的任务。

(二)家庭体育运动

家庭体育运动是小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布置的家庭体育作业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陪同父母一起开展体育运动,可以与伙伴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1. 家庭体育作业。新课标要求,合理的家庭体育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节体育课下来,学习与练习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掌握巩固所学体育技能,课后应该加强练习。家庭体育作业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针对学习内容,布置相应的体育作业。如目前学习水平二足球大单元内容,家庭作业可以布置颠球200下、脚内侧踢球100下等有关足球技能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布置体能素质训练,如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跳50个、跳绳500下等。也可以借助一些运动平台,如天天跳绳APP,每天布置适当的体育作业,家长需要协助监督学生运动,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家庭作业。适当的家庭体育作业有助于加强体育课学习内容,也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 亲子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使人健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们心中,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运动,习惯了运动。常见的大众体育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跑步,这些运动容易开展,建议家长们多与孩子一起做运动,既可以增进孩子和家长间的感情,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运动技巧,从而提高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

3. 与同伴玩耍。与同伴玩耍是快乐童年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小学生放学后回到家,不与同伴玩耍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只有小部分小学生放学后与同伴在室外玩耍。这是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人们都呼吁,还给小学生健康快乐的童年,让小学生之间多玩耍,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捉迷藏、跳大绳,玩各种游戏。

(三)社会体育活动

为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实施的同时,还应将学生体育的发展延伸至更广阔的校外环境。

1. 体育运动培训机构。当今社会,体育运动培训机构是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机构都能提供6—60岁年龄段的体育培训方案,培训范围广,且培训内容多样化。根据对体育运动培训机构的了解,机构所教学的内容及理念与校内差异不大,反而机构培训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更高。原因在于机构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顾及每位学生,且每个内容学习的时间长,利于学得精、赛得久。中小学生假期参加社会体育运动培训机构,既能学习体育技能,又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 社区运动。体育运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无论社区还是农村,经常都组织运动比赛。有些条件好的社区,不定时开展公益体育运动培训。建议小学生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怕苦不怕累,在培训中巩固自己所学体育技能。当社区组织比赛时,积极参与,运用自己所学体育技能,在比赛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技术,又能吸取比赛经验,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经研究分析,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学校体育运动、家庭体育运动、社会体育运动服务三种途径。其中以校内运动为主,因为学生在校内活动的时间长,且学校制定了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制度。按照学校体育课、大课间的体育锻炼规划,能够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田来.课内、课间、校外“三点协同”共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J].中国学校体育,2021(06).

[2]范伟华.区域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研究[J].教育视界,2021(31).

[3]姚旗,吴胜军.健全“常赛”机制 助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J].中国学校体育,2023(06).

[4]任智.“家校协同”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J].中国学校体育,2022(0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