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英语“三融六乐”教学模式的实施

作者: 高惠雄

摘 要:“三融六乐”是素质教育视域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其中,“三融”主要指融合五育、融通技术、融汇四评,“六乐”是指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基于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坚持信息技术赋能,不断优化教学提问,发挥评价效益,以及融合五育内容,拓宽自身教学视野和学生认知视野。

关键词:小学英语;“三融六乐”;教学模式

近几年,教育界形成全面奉行减负增效提质的发展态势。要想有效完成减负增效提质的教育指标,除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要向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要质量。为此,教师需重视教学改革,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范式,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于小学英语而言,教师可以结合“三融六乐”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赋能,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赋能课堂,一则符合“三融”中“融通技术”的教育要求,二则有助于创设富有趣味的英语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加生动、快乐的情感体验,也符合“六乐”标准。教师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流媒体形式的教学素材,引入创新型英语教学工具,在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训练领域进行一定创新。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数据技术工具加持下,调查、获取并处理学习数据。学习数据可以作为精准化、个性化教学的“证据”,帮助教师探索更多实效性教育路径。

例如,教师讲授六年级下册Module 6之后,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组织复习巩固活动。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多张旅游景区美景照片,然后随机抽取学生或者学习小组,要求学生“Choose an address from the big screen where you want to travel”。学生做出选择后,教师可以播放该旅游地点的介绍短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对该旅游地点的风土人情进行一定了解,为后续听说训练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再提出如下问题并要求学生作答:“Why do you want to go to this place? How will you get to this place? How long do you want to stay t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ere ...”学生在听说训练中巩固与旅游相关的英语表达。此外,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工具记录、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后续教学参照。

二、优化提问设计,发挥评价效益

教师实施“三融六乐”教学模式时,也需要高度重视评价环节,发挥提问启智、促思的教育职能。教师可以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多个角度的问题,使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立体化探究。此外,教师需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层层深入。教师提出有价值、有梯度的问题之后,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搭配教学评价,拓展互动空间。评价既可以帮助学生定位自身学习状态,又可以调控师生问答节奏。

例如,学生学习四年级上册Module 1 My bedroom Unit 2时,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提问:教师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互动,要求学生思考之前学习过的有关位置的句式,学生回答:“There is / are ... in ...”“It is / they are ...”教师再带领学生先通读语篇,提问细节问题:“What bedroom items does Xiaoling like?”“Where are the flowers?”“What is under the bed?”学生回归课文,结合插图,依次解答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系统分析课文后梳理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式,然后模仿文中Xiaoling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的卧室。为了使学生的表达更有条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画简单插图或者制作思维导图。教师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到讲台上作答,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是否有条理、是否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是否补充课文之外的词汇句式、是否图文结合等方面,给出教学评价。学生获取评价反馈,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融合五育内容,拓宽教学视野

五育融合,成为新形势下教师落实教学活动、走向提质增效、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小学英语教师也要基于这一方向,进行充分探索研究。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定位其中的语言知识,挖掘内容中蕴含的主题,寻找其中的英语教学切入点,设置融合育人目标。然后,教师基于融合育人目标,以英语知识教学为主线,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核心知识,构建主题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渗透德智体美劳等教学元素。教师可以设置针对性的育人问题或者探究任务,补全五育元素,实现五育的无痕融入。

以四年级下册Module 5 Sports中My exercise routine教学为例。这部分内容以主人公Bob的锻炼计划为主。该语篇教学很适合融入体育教学元素。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者其他生活事例,补充对比照片、锻炼视频等,展示运动给身体、生活、学习等带来的积极变化,强调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积极意义。从智育角度来看,学生学习完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制定英文版本运动计划。学生在练习课上学习event、sport等词汇,并且在制定计划过程中有效锻炼逻辑思维和规划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文章基于小学英语教学视角,从三个角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渗透、应用“三融六乐”教学理念。展望未来,教师需基于“融·乐”理念,对现有的教学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实现教学范式的调整重塑,确保一切教学行为都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动态培育。

参考文献:

[1]刘雅斌.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读写算,2024(13).

[2]杨文婧.基于微课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4(12).

[3]贾丽.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4(14).

[4]邱新欢.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