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李宇诗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0

摘 要:新课标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课本和新课标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单元整体教学是适应新时代教学特点的良好教学方式。单元整体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引领,通过调整教学结构、创设课程内容、建构有效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化、综合化、持续化的成长、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梯形的面积重构大单元“多边形面积”模块,并展开教学设计,以推动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的价值分析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学习需要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培养关键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本领。

基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在表现、形成途径等问题,通过整合后发现其是呈逻辑性、系列性。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特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展开相应的教学实践,能够系统性地回答核心素养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创新、创造空间和机会,让其在核心素养引领之下完成学习任务、积累学习知识,获得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从而逐渐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二)掌握“通法”,理解“通透”

学科大观念的指导思想通过反映学科本质、链接教学内容,从而构建教育学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框架,进而综合目标、内容、情境等要素,构建独立的教与学过程。在大观念的引领之下,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学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结构化的拆解,提炼有效要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通法”,形成对知识本质的“通透”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掌握知识原理、内涵、结构等基础之上完成转化、迁移和创新,践行学以致用的根本教学目的,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的根本性功能。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一)奠定基调——提炼单元大观念,贯穿教学始终

若想科学、合理且有效地开展与组织单元整体教学,首要步骤是精准化地提炼单元大观念。将单元内分散的知识点、方法论等联结起来,以大观念为主要线索,统领与建构完整的教学内容,从而创设匹配的单元整体教学承载形式,在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步骤之中,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以全局性、整体性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中,提炼大观念则需要通过仔细分析教材内容、学情状况,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创设驱动任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师需要引出统领本单元的大观念:多边形的面积=每行面积单位的数量×行数。

继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剪贴、移动、折叠等方式,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多边形进行如上图的解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验证结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从而在大观念的引领之下解决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

(二)渗透思想——建构课程内容,统领教学活动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学习练就以数学眼光思维去观察实际生活、以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要求的解读和分析,落实到小学阶段实践教学当中,其实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使其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类比、猜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完成知识的学习转化、迁移、应用等,从而在脑海中逐渐形成推理意识,对自己及周围的生活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

以培养学生“推理意识”为线索建构本单元课程教学内容,则更应该在单元大观念的统领之下,以学生角度出发,系统化、有效化地布局课程内容,建构以“准备”“种子”“应用”“联系”“拓展”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以促进学生能够在“多边形的面积”知识模块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为以后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页表2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解析。

(三)关注过程——明晰单元目标,指导教学活动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融合,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可以提炼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出发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大观念的引领之下创设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为注重课堂的过程性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对大观念和教材知识模块的解析和整合,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中,教师将组织开展准备课、种子课、应用课、联系课、拓展课五种主题式课程类型,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知识渗透,并且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围绕着单元教学目标,教师也主张评价与学习活动共存,希望能够促成“教学评”一体化,紧跟新课标的要求,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持续化、综合化的成长、发展和进步。

三、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反思

以核心素养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以往知识模块之间互相孤立的局面,使其在同一理念和指导思想之下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在同一数学学习领域使用类似的方式解决多样化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本文所凸显的大观念,即是本单元教学的知识本质,是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要素。而本节课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也为接下来更高难度的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拓展、延伸、创新,根据教材知识内容、学情状况整合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

参考文献:

[1]庄月蓉.大概念引领,重构单元教学优化策略分析[J].读与写:下旬,2021(12).

[2]陈新鸣.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分析[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03).

[3]刘珍妮.“大概念”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以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2(32).

[4]肖炜清.基于大观念真情境的小学数学“精彩学堂”任务驱动教学策略——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公顷”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2(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