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文言文教学设计
作者: 黎佩琳
一、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的其中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车胤的勤奋学习是单元人物主题的体现。
课文介绍了晋朝人车胤勤勉认真、努力不懈、不知疲倦地学习,结果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车胤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灯油点灯,他在夏天就用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刻苦,努力学习,长大才能有所成就。
二、学情分析
(一)已知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习过《守株待兔》《司马光》《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四篇文言文,对于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如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
(二)生长点
本课文言文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经验基础之上,所以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古文的意思。只有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读出文言文的韵味。从单元要素和课后练习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新的古文理解方法:组词法,还要求学生从文中体会人物的成长。
三、学习目标
1. 学会正确写“囊”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 能根据看注释、组词语等方法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领悟其中所讲的道理。
4. 感受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人物形象。
四、情境任务
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围绕“童年是一本厚书,写满一个个故事”学习主题,设计以下学习框架,使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结,发挥单元教学合力。单元学习最后,把语文要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在真实情境中唤起生命体验,内化单元知识。
五、设计思路
六、评价任务
1. 书写评价表。
2. 朗读评价表。
七、学习支持
学习单
八、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
九、学习过程
活动一:跨越时空之旅
1. PPT出示单元页,明确单元主题。
2. 发布单元大情境“优秀少年成长路”,了解整个单元的人物。
3. 出示《晋书》,引出课题。指名读课题。
4. 解读“囊”字,引出方法:看注释。出示甲骨文,了解“囊”的意思。
5. 讲解书写要点,学生练习书写“囊”字。(根据评价表自评)
6. 讲解课题的意思: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书本,在夜晚读书。
活动二:典读挑战赛
1. 明确典读挑战赛要求。
2.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指名读句子,根据学生朗读情况评价。
(2)正读音,学习多音字“盛”和“数”。
(3)读好长句子。
3. 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胤恭勤不倦”,人名后停顿。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根据词意停顿。
4. 读出变化,读出味道。(根据评价表自评、互评)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花样朗读,配乐朗读。注意延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活动三:故事讲述厅
1. 车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在晋书中用了八个字,对车胤进行的评价——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3. 理解“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意思。(引导方法:组词法)
4. 总结方法:谁来说一说。
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不仅可以用到结合注释、拆字组词,还可以用到之前学习的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看插图等。
5.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
6. 梳理关系,感悟成长:车胤为什么要囊萤夜读?怎样囊萤夜读的?最后的结果如何?完成学评第88页表格。
活动四:成长访谈间
1. 结合图片想象,感受车胤的形象和精神。
2. 配乐朗读。
3. 背诵课文。
4. 介绍其他勤学少年的故事。
十、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