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案例
作者: 黄嘉敏 区转英一、单元作业的设计
三年级上册Module 3 Body,该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下的“生活与学习”主题群,子主题内容为“生活自理与卫生习惯”。本模块内容围绕Body这一主题展开,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模块内容涉及四个语篇,包括两组对话,一首儿歌和一个配图故事,以及若干配套练习。
二、作业内容
第一课时
1. 语音作业:大声拼读单词,并拍成视频上交。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培养见词能读的能力。
2. 读绘本:把学习过的绘本故事读给家长听,与家长分享,并拍成视频上交。
【设计意图】通过亲子共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巩固课堂上的语音知识。
第二课时
画一画自己最想变成的动物或卡通形象,用英文单词标记身体部位并用“This is ... I have ...”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兴趣,巩固学习过的人体部位词汇。
第三课时
1. 必做:(1)跟读Unit 6单词及课文3次;(2)和父母玩Say&Do游戏(活学活用,运用学到的语言)。(视频)
2. 选做:拍身体操视频。(视频)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做到保底但不封顶。
第四课时
制作卫生建议宣传海报。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设计卫生宣传海报,活学活用。
第五课时
1. 根据图片大意,写出句子中所缺的单词,并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词汇与句子相结合,做到音、形、义、用相结合。
2. 画出自己的模样,并根据提示的句型进行写作,与自己的朋友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表达能力的句型,让学生对语言知识进一步内化,为下一步语言的输出、句子的仿写和文本的续写做铺垫。
第六课时
请根据提示描述你的身体部位和对应的才能。
【设计意图】结合本模块学习的知识,综合运用语言,输出完整的语篇。
三、单元作业的实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为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引导教师优化了英语作业设计理念。
1. 优化作业。作业的布置要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增加听、说、演的内容,减少机械性抄写。本模块的作业设计中,除了常规的听读、跟读、口头表达任务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创新类设计作业,如卫生建议宣传海报制作、图文结合描述自己的才能等。
2. 转变作业布置的形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能体现个性和自主性的作业去丰富学生现有的、单一的书面作业,如布置拍摄作业、表演作业等。
3. 作业评价的多元途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和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该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热情、责任心、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
四、案例价值提炼
(一)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1. 趣味性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布置“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课文中的英语大部分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身体部位、学习用品等。
2. 开放作业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开放性作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探究、求异及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之一。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书本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使小学英语作业趣味浓厚、形式多样。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让学生动脑动手,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二)专业成长感悟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而作业正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能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双减”政策下,对于英语学科来说,作业的设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以育人为本、目标一致、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为目标,布置一些融入生活、跨学科、形式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汲取知识。具体教师应该做到:
1. 设计针对性强的英语作业。例如,我校属于农村小学,普遍学生英语的基础不高。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对作业的设计注重针对性,做到作业紧密联系每课的知识点和课文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2. 设计有层次性的英语作业。新课程提倡“突出学生主题,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小学英语的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英语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3. 优质的作业是个性化的、综合性的,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打造一份富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作业;同时还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打造更为特色的英语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三)作业评价
教师还应该加强小学英语作业的评价。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它强调: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教师要考虑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同样,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如:
1. 通过自评其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
2. 学生分小组互评,可以弥补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3. 让师生在互评中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微不足道”的优点,并能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予以赞美。
综上所述,对待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应以新课标为理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天的英语作业,让作业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