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

作者: 李咏珊

摘 要:文章聚焦于深度教学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三化”策略,即作业内容的情境化、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与作业评价的个性化。通过构建挑战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索,促进师生、生生及学生与环境的深度互动。“三化”策略旨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认知与问题解决过程,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深度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与推崇。它强调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因此,如何在深度教学背景下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的教学研究缘起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深度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理解和创新应用,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深度教学的指导下,作业不再仅仅是巩固课堂知识的手段,而是成为学生探索未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索小学数学作业的“三化”(即情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成为顺应教育理念革新、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

在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面临的不仅是知识量的爆炸式增长,更是对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往往侧重于知识的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和实践应用。这种作业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情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设计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深度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的研究,既是教育理念革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发展需求变化的客观反映。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旨在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模式,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一研究能够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

(一)作业内容的情境化设计

在深度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作业内容的情境化设计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情境化设计通过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引发学生兴趣的数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情境化设计的关键在于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以小学数学中的“分数加减法”为例,传统的作业可能只是简单地给出两个分数,要求学生进行加减运算。而情境化设计可以将这一知识点融入有趣的情境中,如“分蛋糕”或“种植计划”。在“分蛋糕”的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题:“小明过生日,妈妈买了一个圆形的大蛋糕。小明邀请了他的三个好朋友来家里一起庆祝。妈妈准备将蛋糕均匀地分成四份,每人得到一份。但小明特别喜欢吃蛋糕,他想多吃一点,于是他要求得到蛋糕的1/2,而剩下的三个人平分剩下的部分。请问,每个人最终能得到多少蛋糕?”

这道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还涉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实际应用等多个知识点。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实现对分数加减法的深度学习。同时,这个情境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情境化设计,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进行数学运算,而是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在深度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多样化设计成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多样化设计旨在打破传统作业形式的单一性,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从而推动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多样化设计强调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它不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还可以包括口头作业、实践作业、项目式作业等多种形式。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小学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几种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 动手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准确测量、如何拼接等问题,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几何图形特征的理解。

2. 项目式作业:设计一个“校园平面图设计”项目,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测量校园内各个建筑和设施的位置、大小,并绘制出校园平面图。这个项目不仅涉及图形的测量、绘制等技能,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化作业:利用数学游戏软件或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几何知识。例如,设计一款“图形消消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别并消除相同的几何图形,以此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这种游戏化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 跨学科作业: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设计跨学科作业。例如,结合语文学科撰写一篇关于“图形的奥秘”的科普小作文,或者结合科学学科设计一项关于“几何形状与承重能力”的实验研究。这种跨学科作业形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样化作业形式,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促进他们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成长。

(三)作业评价的个性化设计

作业评价的个性化设计是小学数学作业“三化”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它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以下将详细阐述作业评价的个性化设计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兴趣偏好。因此,在作业评价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关注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其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通过差异化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作业评价的个性化设计还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上。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作业表现,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作业评价个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程度,而非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通过观察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路径、解题策略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以小学数学中的“分数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个性化评价策略:(1)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重点关注其对分数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是否正确。对于出现的错误,给予详细的错误分析和纠正建议,并鼓励他们多进行基础练习以巩固知识。(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涉及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在评价时,不仅关注其答案的正确性,更关注其解题思路的清晰度和创新性。同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个性化评价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深度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深度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三化”设计策略,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通过情境化设计,学生能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动力。多样化设计则打破了传统作业形式的束缚,通过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如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游戏化作业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自由探索、实践与创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个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通过定制化的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上实现成长与进步。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三化”设计策略是深度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优化了作业设计,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更促进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期待更多创新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模式涌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加丰富、多元、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新悦.深度教学视域下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3.

[2]李兵舰.深度教学视野下作业设计优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3.

[3]彭颖.小学数学教师深度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4]石彩红.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中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3.

[5]林加富.小学数学课堂深度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22(06).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微项目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2214391)的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