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 张思燕

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0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推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赋能下的课堂改革,文章致力于探索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努力解决传统模式下学生开展英语阅读“单一、枯燥、碎片化”等问题,创设优质高效融趣的英语课堂。文章主要围绕点阵笔、AI-Clicker等数智技术设备的使用,探索以“D+7A”模式为导向、以阅读圈为特色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数智技术;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阅读圈;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一)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以学科育人为核心价值理念,强调“整进整出”,重“整体”而非“片段”。整本书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深度和广度的阅读格局,并且能够以真实的场景、深刻的思想以及精彩的语言吸引学生投入阅读活动,促进学生在读中实现个人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开展课外阅读,注重培养和发展阅读素养。要注意选择并补充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和语言发展水平、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国内正式出版的英语(分级)读物”,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整本书阅读是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数智技术赋能教学

《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7)》提到,要创新数智融合的教与学模式,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数字社会的能力。《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中也强调要变革育人方式,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通过多维度学情分析推送个性化提升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可量化、可分析、可追踪,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三)阅读圈

阅读圈模式首次在1982年被提到。这一阅读教学方法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将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通过小组分工及角色分配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讨论与分享等系列活动。在构建英语阅读圈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被定位为各种不同的角色,如讨论引导者、情节分析者、词汇专家、总结者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角色分享自己的见解,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合作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对目标的制定和执行有待提升;学生兴趣不足,习惯了单篇、碎片化阅读;阅读材料主题不够多元,形式单一;深度阅读不足,不能很好地分析语篇、理解教材;等等。而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教师能快速分析、诊断学生的阅读情况,提升课堂效率;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个性化提升指导。同时整本书阅读中科学、全面、整体性的阅读策略,能够反向促进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数智技术赋能课堂的功能及特点

本次案例运用的是以AI-Clicker和点阵笔为核心的数智技术。AI-Clicker,以听说为特色,具备单词PK、分组讨论、单选、多选、判断等功能,能对学习行为进行智能评分与分析,助力高效课堂活动。点阵笔,可记录学生的做题过程;对学生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自动汇总错题,有针对性地强化指导。本案例所使用的两种数智技术都具备即时性、交互性、分层性、针对性等功能特点。

四、教学实施

笔者选取了Hi, Classics系列中的一本故事类读物Heidi进行设计和探究,覆盖读前、读中、读后三大层面。读前:笔者借助AI智慧课堂推送一段介绍作者的视频;同时让学生查阅这本书的相关信息并分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读中:笔者采用“D+7A”模式来开展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D:Digitalization,数字化,指整个课例都围绕以AI-Clicker和点阵笔等数智技术的使用而展开。7A:指的如下课堂步骤。

(一)激发兴趣

课前借助AI听说课堂开展3分钟单词短语互动游戏。笔者先在AI云端的单词库中导入来自故事中一些核心词。小组之间进行PK。

【设计意图】借助AI听说课堂中的单词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为本,寓教于乐,激活已知,为后续课堂暖场。

(二)分析情节

指引学生用点阵笔完成单选题以重温故事,借助后台即时生成的数据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错题分析;接着用点阵笔完成如右上图的故事山;再用智慧平台随机展示几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比分析,即时评讲。

【设计意图】故事山更清晰呈现故事情节发展五要素,帮助学生更直观了解故事线。借助点阵笔填空、展示、点评后,学生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更直观的认知。

(三)激活角色

完成一轮picture tour和Character tree,增进对故事人物的了解,接着教师同屏展示多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分析,回归原文找支撑句,指引学生学会定位答案,为后续的阅读圈做好铺垫。

(四)赏析语言

语言的赏析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一种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象征、拟人等;一种是读者最喜欢的一些句子,如闪光句。学生用点阵笔完成一个配对游戏,将修饰手法和原文句子匹配,即时评价,分析错题;接着让学生分享My favourite sentence and reasons,笔者利用AI智能平台抽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借助点阵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通过对故事语言的鉴赏,指引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功能,为后续的阅读圈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将其在写作中运用起来,实现以读促写。

(五)唤醒主题

笔者通过AI智慧课堂的分组讨论功能,指引学生围绕主题发表观点: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并用AI-Clicker进行语音回答,通过头脑风暴自主思考的形式输出答案,接着完成几道问答题,通过智能评分与分析,梳理总结出高频句子,教师再点评。

【设计意图】整本书阅读教学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本节课例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层面。通过头脑风暴,聆听对故事主题意义的不同解读。

(六)成果展示

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笔者指引学生开展阅读圈实践和展示活动。全班分八个小组用点阵笔填写角色卡。填写完毕后展示,借助画廊漫步(Gallery Walk),小组之间互动交流并评价其他小组的阅读圈作品;最后,借助点阵笔的记录动能展示两组阅读圈成果。(见上图)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圈,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理解更全面。此外,借助点阵笔的记录动能,通过大屏动态直播展示作品的生成轨迹,可以还原学生的思路过程,必要时给予针对性指导。

(七)课堂评价

笔者指引学生借助自我评价量表(依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维度设计)和学生互评量表(依据阅读圈的情节、语言、主题三个维度设计),根据学生在阅读圈中的展示进行评价,并用AI-Clicker进行投票,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设计意图】用AI技术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实现教师点评、生生自评、生生互评,让教学评一体化落到实处。

读后:教师根据点阵笔在课堂运用上多维度的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针对学情推送个性化提升资源,对学生开展个性化作业设计和辅导,实现持续性的动态跟踪学习。

五、结语

数智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是发挥数智技术优势,助力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创新尝试。师生的数字化素养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助力实现课堂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琴琴.教育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点阵笔技术的使用为例[J].教育,2024(17).

[3]黄炜.数智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2023(04).

[4]陈昱彤.点阵笔在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5]张金秀.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J].英语学习,2019(07).

[*本文系2023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数智融合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TSGCKT2023030)的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