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析
作者: 黄景泉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更是要从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入手,打造系统的学习体验,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体系构建,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进步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被很多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体验和认知,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就要从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认知中展开系统教学,从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不断归纳、总结,为学生日后的深度学习提供理论知识和习惯保障。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特点
(一)系统性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要以一个主题或一个单元为单位,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归纳和分类,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同时,系统性也意味着教师需要制定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整合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按照教材的顺序逐一讲解知识点,而忽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深入分析,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有条理的数学思维。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探析
(一)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在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火车行程”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优势,借助各种单元整体教学下的授课工具,如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互动教学软件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根本上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整体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图形拼接和组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3D动画展示中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的拼接和组合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特征,并且通过动画演示将“旋转、翻转”等数学要素进行生动讲解,学生数学能力在玩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最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数学问题解析、单元测试等,学生以在线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方式,全面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
(二)关注合作教学的应用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各种数学知识点、技能和价值观进行整合和扩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中的具体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要结合单元教学特点,将教学目标归纳为: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绘制和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的关系等,在系统的知识体系延伸中得到全面的解题思路,为实践应用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帮助。另外,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从引入合作教学的角度入手,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中锻炼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安排相应的练习和反馈环节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例如,在建筑和机械制造中如何使用三角形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等生活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最后阶段教师还要安排一些练习题和测试,以检查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练习和反馈中不断完善、巩固本单元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三角形的知识结构,并帮助他们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
在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还应当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从系统性教学评价引入中,突出单元整体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都更好地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一是要重视评价目标。在评价单元整体教学时,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目标应该与数学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从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入手,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关注。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评价目标设定为“能够熟练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二是关注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例如,在“运算律”这一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内容就要突出“学生对运算律的掌握情况、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简便计算的运用能力”等,为学生的不断修正提供更多支持。三是要突出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应该囊括书面测试、观察记录、作品评价等多种形式。例如在“三角形”单元的整体教学评价中,教师就要从观察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入手,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活学活用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系统化、整合化、应用化、创新化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标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体验、尊重其主体学习地位,在有针对性的注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和应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南婷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2(28).
[2]张泽庆,吴加奇,张春莉.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追求与要素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3(05).
[3]潘伟,侯贵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