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作者: 何瑜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文章探讨了小学中年段(三至四年级)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以及要注意的问题,旨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以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则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即“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它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多元评价手段,及时监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1. 有利于落实生本理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本位,情理并重”的生本主义教育观发挥着统领性的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为何而教”“怎样教”的方向性问题。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模式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语文课堂的主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各项教学活动,逐步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增强教学评一体化实效。
2. 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不同和学习需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用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变化。这种反思和调整的过程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1. 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目标
教师应深入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小学中年段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课文《普罗米修斯》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三是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最触动自己的情节,感悟人物形象。这些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2. 设计教学活动,实现目标导向
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应策划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应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同时,教学活动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一是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播放荷花视频,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荷花的姿态、颜色等特征,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与荷花相关的古诗词、歌词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1. 用好教材,精选内容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精选教学内容。在选择内容时,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精选以下教学内容:一是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二是掌握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三是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感。
2. 拓展资源,丰富教学
除了教材,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实物模型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例如,在教授《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背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
(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适应学生需求和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海底世界动植物图片和播放海底世界视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二是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与海底世界相关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合作学习法。通过设计研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充分体现番禺区研学后教的理念。
2. 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通过提问、讨论、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围绕文章内容和主题展开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和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1. 制定综合化评价标准
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化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例如,在教授《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制定以下评价标准:一是朗读能力。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二是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回答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三是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练习,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四是情感态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表现出对日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教授《趣味故事会》这篇口语交际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一是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故事内容、表达能力和个人仪态以及创编故事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二是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三是同学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优点和经验。
3.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过程性评价方式:一是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行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二是作业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三是小组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贡献。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三、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评价形式化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评价形式化的问题。评价不是简单的打分或排名,而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问题的全面了解和反馈。因此,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实质性和针对性,避免评价过于简单和片面化。
(二)避免教学评分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存在认知鸿沟,加之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实现当堂检验,导致学生的评价滞后,且评价和教学内容相分离。这种分离现象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致力于将教、学、评三者紧密结合,确保评价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指导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避免忽视形成性评价
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往往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而忽视形成性评价(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这会导致学生只关注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因此,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时,应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四)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个性化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据此进行个性化评价。
1.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2. 个性化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进步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中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以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舒莹,黄丹怡.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表现性评价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3(18).
[3]陶丽霞.小学生低年级语文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12).
[*本文系番禺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段语文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2-PYKY1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