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文要素,拓展学习能力
作者: 陈璋苗一、课标要求分析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有《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3篇课文,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以及语文园地。编排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共有三个版块的内容。内容上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以及日积月累三个大的板块。本案例主要呈现的教学内容是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第1、2项内容。交流平台板块和词句段运用板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经过中年级的学习,已懂得有意识地掌握学习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但相对于本单元而言,对于“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人物的思维过程分别在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呈现,而词句段的第2小题,是培养学生对时间的不同感受,则在之前的课文《琥珀》有相关内容。这对学生在学习单元课文时的要求更高,学生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才能把方法迁移到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步步到位、落到实处,才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运用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交流平台环节:总结并了解第六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 词句段运用环节: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掌握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传统文化。
3. 词句段运用环节: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快或很慢的内心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1. 朗读理解法。
2. 重点词句突破法。
3. 运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活动。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制作好ppt,布置好思维导图的展示栏。
2. 布置预习。通过研学案,让学生自主完成如下学习任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的故事顺序,或者展示孙膑或者船长的思维过程。(任挑一个内容进行展示)
板块一 交流平台,推测思维过程
(一)直奔主题,明确任务
谈话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出示课件1、2),了解交流平台的内容。
【设计意图】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二)展示导图,呈现理解
1.(出示课件3)师引导: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前,同学们都根据《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的故事顺序,或者孙膑和船长的思维过程设计了思维导图,老师很期待大家的作品,大家期待吗?下面我们就在小组里展示一下。
2. 小组交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此环节紧跟研学后教模式,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开展乐学、乐研,打造“融·乐”课堂。
3. 小组推荐一些同学来展示并简单介绍,(出示课件4)展示完,就让学生把作品贴到展示栏,展示栏的名字:思维的火花,照亮你我。鼓励学生课后把思维导图都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4. 师随着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课件5、6进行分析总结。
【设计意图】设计一个展示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乐学,还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三)双线组合,德育渗透
出示课件7,师再小结: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应该先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合,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后,更让学生懂得在生活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做,这也体现了教材中的“人文主题”,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板块二 古今对比,发现意思异同
1.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有些文言文的意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规律。课件8逐行出示:
第一行,说说“坚”和“应”的意思
吾盾之坚 坚固 弗能应 应答
第二行:说说“道”和“返”的意思
道旁李 道路 溺而不返 返回
第三行:说说“复”和“守”的意思
冀复得兔 重复 守株待兔 守候
2. 让学生自由读每一行的词语,和同桌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
规律:(1)从字数来看:都是双音节词来解释单音节词。(2)解释的词语中都包含着要解释的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同学合作探究,发现这类词语的规律,掌握学习方法,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了解汉语从古到今的变化,给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
师小结: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就是这个字组成的词语。
在研学案上完成:练习。(课件9)
誉之曰 (赞誉) 吾矛之利 (锋利)
年九岁 (年龄) 当极明邪 (明亮)
失汲道 (失掉) 揠苗助长 (禾苗)
狐假虎威 (假借) 至之市 (集市)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即时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板块三 体验情感,学会表达方法
1. 有的时间很短,我们却感觉很长;有的时间很长,我们却感觉很短。读一读,出示课件10:先指名学生读:
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提问:为什么只有四十秒钟,却说已时间太长了?学生回答后,再齐读。出示课件11:先指名学生读: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2. 师指导学习“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那么长,为什么却说一转眼就过去了?(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再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品味,明白时间的长短和快慢是相对而言的。
3. 练一练,学运用。
教师小结延伸:有时为了情感的需要,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时间明明很短却觉得很长,时间明明很长却觉得很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出示课件12:小组讨论一下,并在研学案上练习写一句话。
①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考试时间过去了一大半,我才做了几道小题,看来这次考试成绩又要垫底了。
②整个下午我焦急地等待爸爸回来,等待爸爸给我带来生日礼物。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走到客厅窗前,望着回家的路。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爸爸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跑到楼下,来到爸爸回家的必经之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感觉时间过得快和过得慢的体验,说清楚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进行了仿写。
4. 课外拓展:继续阅读有关智谋的故事,准备好在班里讲故事。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把学到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实践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综合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
推测思维过程
古今对比
学会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板书呈现本节课的三个学习内容,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