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目标”下的新商科教学创新理念、逻辑与方式

作者: 黄光灿 侯光文

“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目标”下的新商科教学创新理念、逻辑与方式 0

[摘 要]数字技术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新商科教学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人才培养面临着时代认知感不明确、经济发展问题导向缺失和学生实践效果难达标等教学痛点。在CDIO-PBL-OBE协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新商科教学的创新设计构建了以“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目标”为框架的教学逻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教与学方法上,教师端实行“问题导向”结合“产出关注”的“场景式”教学方法,学生端主动进行“问题意识”结合“实战技能”的“沉浸式”学习,以形成教与学的双向培养合力。在教学实施效果上,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将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素质美感”的效果。教学创新改革将高效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业人才领域的突破创新。

[关键词]CDIO-PBL-OBE理念;新商科教学;“场景式”教学;“沉浸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5)02-0135-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5.02.019

一、引言

随着数字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许多新的时代发展问题和工作需求快速凸显,新商科教学创新应运而生。新商科指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解决新的经济发展问题,将新的技术、理念、模式、方法融入传统经济、管理学科进行多学科交叉重组,为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性、复合性、创新性的跨学科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环境中,经济社会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商科人才求贤若渴。通过教学创新设计,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迅速找到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新商科的教学创新探索有助于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传统商科教育模式在面对数字技术的冲击时,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问题不断涌现,国家需要大量具有“理论+实践+复合”的新商科人才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设计能够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但目前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教学痛点,有效的教学创新设计迫在眉睫,这不仅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社会、教育和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达标”下的商科教学实施痛点

(一)时代认知感不明确

传统商科人才培养出现了时代认知感不明确的突出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当前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理解不够深入,未能紧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对新兴的商业模式、技术手段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趋势缺乏足够的认知。同时,教学培养方式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无法有效培养出能够应用数字新技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无法应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提升家国素质美感,场景式教学引入的重要性就更加明确[1]。

(二)经济发展问题导向缺失

商科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导向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的提炼和深入探讨,教学培养过程与实际需求脱节[2],导致学生无法从当下时代和实际问题出发,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也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缺失还限制了学生对宏观经济趋势的研判和微观企业运作管理能力的发挥。在缺乏时代实际问题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无法主动思考和创新拓展。这种教育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对掌握数字新技术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三)实践效果难达标

商科人才培养出现了实践效果难达标的问题,这是当前商科教学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接受商科教育后,无法对微观企业运作和宏观经济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独立提出应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数字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种学习产出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经济管理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新时代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效果难达标反映了目前商科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非能力的培养,更无法使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快速变化的实践落地能力。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管理是一个快速变化、充满挑战的领域。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的人才,更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解决问题的新时代人才。然而,当前的教学培养方式难以真正让学生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新业态对掌握数字技术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三、CDIO-PBL-OBE协同融合教学设计理念

协同共建机制是推动新商科、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保障[3]。在数字全球化快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出具备时代场景感知、问题意识导向和适应时代快速变化的经济管理人才,CDIO、PBL和OBE协同理念的新商科教学创新设计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应用数字新技术的创新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数字技术、适应时代快速演变的经济管理人才。

(一)CDIO理念下的新商科教学设计思路

时代认知感不明确要求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理念需贯穿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全流程。CDIO理念注重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时代发展问题(见图1),强调学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4]。在构思阶段,经济发展现实案例导入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商科实际应用场景;在设计阶段,学生将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及其相关基础理论,掌握洞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工具方法;在实现阶段,学生将运用所学的多学科融合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对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符合当下时代情景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在运作阶段,学生将商业策划、政策建议等通过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落地实际操作[5],完成从学科理论到改造世界的通路流程。场景式教学是一种将学习内容和实际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让学生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升实践素质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能力[6]。

(二)PBL理念下的新商科教学设计思路

经济发展问题导向缺失要求PBL(问题导向学习)理念深入教学培养的全环节。以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重大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围绕在经济管理实践中采用的数字技术、方法论以及解决方案等3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可以促进产出导向教育的实施,并向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重大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反馈(见图1)。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政策主张、趋势研判等课程环节设置了一系列与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经济结构调整、贸易政策实施、产业升级转型、对外开放战略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问题导向学习理念在新商科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导向学习理念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7]。这种学习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通过问题导向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案例,了解到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试错、调整和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咨政议政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OBE理念下的新商科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实践效果难达标要求OBE(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必须融入教学培养的目标考核,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教育依赖数字经济发展新环境,并服务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也推动时代问题的挖掘(见图1)。产出导向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理念要求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政策主张,更要注重学生在数字经济快速演化的时代中能够开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数字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问题、企业变革应对方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从而提高学习产出,切实解决实践效果难达标的问题。OBE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加有效的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和建议。此外,产出导向教学理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解决数字经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发展之道。

四、“时代—问题—产出”三维教学框架、内容与方法

(一)“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目标”的“五模块、四维度”教学框架

经济管理新商科的教学框架包括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创新思维、学科交叉与发展趋势等5个知识模块,涵盖了知识模块、时代环境、问题导向、产出目标等4个对标维度(见表1)。每个模块都紧密结合时代环境,以问题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经济管理基础理论模块从微观到宏观的演变,引导学生思考理论演变的原因并运用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实践应用模块强调市场需求与创新驱动融合,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并熟练制定实际的解决方案;创新思维培养模块关注数字化转型冲击,培养学生在数字化新时代的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块探讨学科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提升学生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趋势与前沿探索模块聚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洞察行业动态并引领前沿实践。该框架全面且系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管理环境。

(二)“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素质美感”的内容安排

新商科教学旨在全面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新商科的核心技能。这些主体内容分别对应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美感,也分别回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教学目标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跨学科的课程共享机制[8],在经、管、工学科领域多方位打造具备综合素养的新商科人才[9]。主要的教学内容安排有以下5个方面。第一,新商科概述。教学内容首先介绍新商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新商科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二,新商科理论基础。在理论模块,教学基于新商科理论发展脉络和思想演变过程,将深入探讨各学科理论在新商科中的交叉应用演进。通过对理论体系的梳理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学生在实际新商科实践操作中灵活运用奠定理论分析框架。第三,新商科实践策略。实践策略是新商科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学将详细讲解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实践原则,帮助学生在新商科环境下养成扎实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学还将介绍技术产业整合、创新发展的方法和风险应对等实践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在新商科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在理论层面为学生总结新商科实践策略的理论要素与要点。第四,新商科实践方法。在实践方法方面,教学内容将分别重点引入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多种手段,并实施经、管、工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校内实践包括模拟商业环境、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校外实践则涉及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等[10]。教学内容将利用案例详细解析这些实践方法的操作流程、要点和优劣势,帮助学生能够在实操中制定有效的新商科实践计划。第五,新商科发展新趋势。随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商科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将介绍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合作等新趋势,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在新商科领域的人才竞争力。

(三)“场景式”教学方法和“沉浸式”学习方法

新商科的教学方法针对时代认知感不明确、问题导向缺失和实践效果难达标的教学痛点,落实CDIO-PBL-OBE协同育人理念,结合新时代经济管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实行“问题导向”结合“产出关注”的“场景式”教学方法,提升新商科人才的培养效果。学生根据教学方法,主动进行“问题意识”结合“实战技能”的“沉浸式”学习,以形成教与学的双向培养合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