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

现代教育科学

现代教育科学2025年第2期

双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简介:《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是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和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它的前身是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于1984年11月创办的内部发行的学术季刊《吉林高等教育研究》;经批准,该刊从1988年第一期开始公开出版发行,更名为《高教研究》,成为全国第五家公开发行的省级高教研究期刊。1989年,吉林省教育科研组织进行了新的布局调整,以吉林省高教科研所和吉林省教育科研所为基础成立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与此相适应,经批准,从1990年起《高教研究》改为《吉林教育科学》,成为既有"高教研究"刊种又有"普教研究"刊种的

目录

教育管理研究 |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组织模式重塑的思考

[摘 要]高校作为中国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其内部院系治理架构的设计不仅体现国家治理制度的深刻内涵,也是高校治理体系的核心支撑。当前的高校院系治理存在着上下级组织关系定位偏差、责权界限模糊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削弱了院系组织对高校治理制度的参与度...

教育管理研究 | 中国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收支规模与结构研究

[摘 要] 本研究对我国34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基金会在首轮建设期的收支规模与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高校教育基金会存在以下问题:募资规模不大,服务高校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支出规模有限,社会公益服务使命履行不够到位;收入结构过度依赖捐赠渠...

德育工作研究 | 智能传播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机理、挑战与进路

[摘 要] 智能传播时代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生成与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与挑战。基于接受理论,智能传播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过程可分为内容提取阶段、观念融合阶段、意义生产阶段。智能传播技术产生的认知错位、技术异化、商业导向等一系列问题干扰了大学生在...

德育工作研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学生学习诚信治理研究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介入要求高等教育及时应对学习诚信治理的新挑战,这事关我国教育强国的建设,必须明确治理方向、治理主体以及治理方式。研究确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学生学习诚信治理框架,以善治为最高目标,以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引领、...

专栏:思政教育研究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政策内容与特征研究

[摘 要]政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引与反映,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需要从教育政策中汲取动力。随着“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实践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地位日益得到提升,已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必要组成部分。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与“工具—主题”分析框架,运用N...

专栏:思政教育研究 | 我国课程思政研究:历史发展与演进

[摘 要]自2014年上海市部分高校尝试运用课程思政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驱动下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实践探索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在理论中形成了共识,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通过检索2017年1月至2024年8月在中文核...

教师教育研究 | 消费社会中教师文化异化的表征及其应对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变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形成以符号秩序对人这一原有消费主体的取代为标志,并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链环的强制、符号价值的扩张巩固自身的稳定性。教师文化异化的问题源...

教育教学研究 | 逆向教学设计:从理解到认知结构的发展

[摘 要]学习以知识迁移为最终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浅层学习,难以理解知识的意义,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迁移的机制是基于理解的认知结构发展。逆向教学设计依据认知结构的形成原理,采取“以终为始”的逆向思考逻辑,将评价设计置于学习指导...

教育教学研究 | SPOC支持下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路径与理论反思

[摘 要]深度学习的实质是高阶思维的生成,Spoc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教师在技术支持下设计的教学路径成为可操作的对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完成课前的自主探究。教师在平台上提供的资料,既要符合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又要给学生提...

课程建设研究 | 国内高校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探讨

[摘 要]为更全面地反映高校学生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所载国内高校课程形成性评价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发文量、研究机构及学科分布、研究热点、研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