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教,建设高质量科教育人共同体

作者: 张琪

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科学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是确保科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首批科学实验校,我们从“分科教学”向“大科学观教学”转型,经历了从“既成的科学”到“实践的科学”,再到“创生的科学”的深刻变革,这一过程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科学教育教研水平,并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发展共同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以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素养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坚定地认为科学教育是支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实践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使命与担当。

西安市曲江第一学校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通过树立“主动、能动、带动”的教师学习观,打造近百米科学主题长廊,以科学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我们追求“创新、奉献、协同”的教师发展观,激励全体教师“心怀大我、聚星成辉”,为每个孩子“星耀光芒、悦享成长”提供坚实的助力。

二、以“大科学观”理念,构建教科研共同体

(一)重视专业学习

为引领教师紧跟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掌握更多现代化信息,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学校采取了“一学二请三实践”的举措。“一学”即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2024年已实现科学教师外出学习的全员覆盖。“二请”即有目的、有计划地邀请专家进校培训,如特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陈江博士与教师共同探讨科学课程建设。“三实践”则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学校在物资采买、实验室使用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

(二)深耕校本研修

由教研中心牵头,学校组建了教学艺术研究、试题研究、论文写作、课题研修四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以教师共同成长为愿景,形成了目标一致、学科交叉、小初一体化的研修共同体。每个工作室由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主持人,旨在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提升整体教研水平。通过研修,教师们深入研究了“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组建学习共同体”等先进教育理念,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申报了多项课题。

(三)内化整合输出

学校尊重教师的研究兴趣,发挥教师的专长,将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和比赛项目,构建了具有特色的科技类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已建立了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以校本课程为拓展,以选修课程和社团课程为补充的多维科学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国家基础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同时促进了拓展课程的融合性运用和研究课程的个性化开展。

三、以“校企社”联动,共建科教育人共同体

在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教育理念需要发生本质转变。教师要从传统的“全知全能”权威者转变为“节点评价”的经理人、“思想教育”的守门员和“规划未来”的索引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为教师创设了更多与科学家、企业部门、科技场馆等合作的机会,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拓展学习路径,深化学习效果。例如,组织科学教师跟随全国著名的“水火箭指导老师”王印和陕西省特级教师李可学习三级水火箭制作技术;全校科学教师共同参与“布展科技长廊”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图片设计、文字排版等各个环节都积极参与其中。

近年来,学校在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各项工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  西安市曲江第一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