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让现代散文教学走向高效
作者: 江秋蓉现代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代散文进行细读,以此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一、细析文本结构,理清散文基本脉络
文本细读首先要求教师对散文的结构进行细致分析,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层次。散文有着内在的逻辑和线索。通过细析文本结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从而为后续的深入解读打下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文学功底,准确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描写。
以下是《背影》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经典的现代散文《背影》。请大家先快速地浏览一遍文章,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父亲送儿子上车,给儿子买橘子的事情。
师:很好,你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请大家再仔细地阅读一遍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父亲形象的?
生: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动作,比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生动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师:你已经能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串联起整篇文章的?
生:这些细节描写是围绕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展开的,从父亲送儿子上车到给儿子买橘子,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厚重的爱。
师:确实如此,这些细节描写如同文章的脉络,将父亲对儿子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不仅描绘了父亲的形象,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父爱。请大家再次回味这些细节,用心体会那份深情,感受散文的独特韵味。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以简洁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大意。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感受父亲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细节描写与文章主旨的关联,使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细品语言风格,领略散文艺术魅力
语言是散文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直接表达。细品语言风格,是领略散文艺术魅力的关键。现代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的清新自然,有的质朴无华,有的含蓄深沉,有的奔放热烈。通过细品语言风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领略散文的艺术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审美眼光,能够准确地捕捉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
以下是《济南的冬天》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是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一遍文章,告诉我,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清新、自然,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感。
师:很好,你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风格。那么,请大家再仔细地阅读一遍文章,找出一些能够体现这种语言风格的句子或段落,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句话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舒适,语言非常生动。
师:对,这句话确实写得很生动。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济南冬天的美景,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情感。
生:“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个句子,同样清新自然。这样的灵动画面,满是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眷恋。这种语言风格就像轻柔地微风,将作者的深情缓缓地吹进读者的心里 。
师:大家已经能够细品课文的语言风格,领略散文的艺术魅力了。通过细品语言风格,我们不仅可以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索散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初步阅读,学生迅速捕捉到文章清新自然的语言特点。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具体句子或段落的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种语言风格如何生动展现济南冬天的美景。最后,教师将语言风格与作者情感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
三、细悟情感内涵,把握散文思想深度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细悟情感内涵,是体现散文教学价值的关键。现代散文往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通过细悟情感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情感素养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能够准确地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
以下是《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是一篇充满深情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请大家先仔细阅读一遍文章,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师:很好,你抓住了文章的主要情感。那么,请大家再仔细阅读一遍文章,找出一些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细节描写,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比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的关爱和包容,即使作者发脾气,母亲依然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
师:对,这句话确实写得很感人。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母爱的感恩。作者通过回忆与母亲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师:大家已经能够细悟散文的情感内涵,了解散文的学习价值了。通过细悟情感内涵,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还可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传达的主要情感,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基础。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挖掘体现情感的细节描写,真切感受母亲对作者的爱。整个教学过程层层深入,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是提升现代散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细析文本结构、细品语言风格和细悟情感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散文,领略散文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福建省厦门高新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