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作者: 宗雪珍“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更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教师要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从语言着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材料,在语用实践中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进而在多元评价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经验。
一、精选文本,夯实语言基础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本的精选是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关键环节。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和认知发展水平,审慎挑选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难度适中的经典文本——这些文本需充分展现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及独特韵味,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劝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深入剖析文本内容。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言文的表达特色,教师采用逐句讲解的方式,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及修辞手法。同时,教师还巧妙地将现代语境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蕴含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理,从而跨越时空的鸿沟,与古人进行交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布置预习任务、组织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内容,提出独到见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如翻译练习、写作练习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此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制作精美的课件、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为学生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文言文学习环境,极大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文言文知识应用于日常写作与口语表达中,通过实践不断巩固所学知识,让文言文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为学生搭建了理解文本的桥梁;采用逐句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深入领略文言文的魅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立体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写作与口语表达中,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明确目标,强化语言运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依据新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具体、可达成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需涵盖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技能的提升以及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实践,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言文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掌握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结构;深入理解文本营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等方式熟悉文本内容。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文本中的意境与情感,理解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最后,教师设计了写作练习活动,要求学生以《赤壁赋》为范文,创作一篇关于自然景观或历史事件的短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拘泥于原文的框架,尝试用新的视角与方式诠释《赤壁赋》的意境与情感。在写作练习结束后,教师组织了作品展示与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点评彼此的作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将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更多人感受文言文的魅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师成功地将《赤壁赋》的教学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成功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多元评价,促进语言发展
在文言文教学中,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测试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通过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依据。
例如,在教学《师说》时,教师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在课堂表现方面,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其次,在作业方面,教师布置了与文本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题与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与建议。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最后,在测试活动方面,教师设计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与简答题等多种题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全面评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程度与理解深度,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形成更加全面与客观的学习认知。
以上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视角开展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精选文本、明确目标和多元评价等策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为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江苏省徐州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