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 魏哲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涉及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单元内的知识脉络,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挖掘内容的深度,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锚定单元目标核心,整合知识脉络体系
单元整体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单元目标核心,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导向和基石。单元目标应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的准确运用、思维能力的拓展、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传承的理解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整合单元内的知识脉络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明确该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理解并阐述理想与信念的内涵。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该单元内的所有文章进行系统性阅读,初步把握每篇文章的大意及核心观点。这一步骤旨在为学生后续深入分析文本内涵提供丰富的信息。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围绕“理想与信念”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文章的论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及采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教师要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完整知识框架。在这一单元的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不同课文的教学重点,比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反驳错误观点来树立正面的信念。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论证方式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整合知识脉络体系,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理想与信念”这一主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对比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探索欲望
教学情境是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和教学内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成长。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展现四季更迭的视频及精美图片,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领略四季景色的美。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看到的四季之景,鼓励他们分享彼此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借助这种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式,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领悟文章的具体内容,深切体会作者在文中传达的情感。在《春》的教学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聚焦作者对春天细致入微的描写,感受春天蕴含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将此类精妙的描写手法巧妙地运用到写作实践当中,提升表达能力。在《雨的四季》的教学环节,教师将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在不同季节呈现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情感世界。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精心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精准地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挖掘单元内容深度,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基本的理解,更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挖掘内容的深度,形成自己的见解。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的理解,以此作为提升整体阅读效果的关键路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文章的续写、改写等创造性活动,进一步锤炼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章的主旨与深层内涵,逐步构建个性化的见解与思考框架。以《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为例,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如“皇帝为何会落入骗子的圈套”“大臣们缘何不敢吐露真相”,这些问题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思考热情,促使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尝试对文章进行续写或改写,以此作为深化理解与拓展想象的桥梁。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实施单元合作探究,提升综合学习成果
合作探究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合作目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确保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该单元内的四篇小说进行整体阅读,初步把握每篇小说的大致情节与人物形象特征。随后,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与专长,自主选定深入研读的小说篇目。在此基础上,教师将选择相同小说的学生编排为同一小组,引导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即协同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有的学生专注于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有的学生则致力于剖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有的学生负责归纳小说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效果。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学生携手并进,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他们通过热烈的讨论交流、细致的对比分析,深入挖掘小说的内在意蕴。比如,在《变色龙》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重点分析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探讨了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小说的基本内容,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社会现象。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通过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共同探究等方式,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点,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锚定单元目标核心、创设单元教学情境、挖掘单元内容深度以及实施单元合作探究等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福建省泉州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