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庄鲜艳

新课标重申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的情境性、整合性与实践性要求,强调应摒弃落后的语文教学观念。基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复习等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实践欲望。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复习语文知识的最佳手段。“双减”政策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后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减”政策普及之前,初中阶段的语文作业通常都具有超时、超量、超标等问题,非但无法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充分落实相关政策的要求,发挥语文作业的育人价值,笔者谈谈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独特价值

1.以“双减”政策为依托,落实精准化的减负增效教学要求

“双减”政策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强调教师结合学生需求开展个性化、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活动。站在这一角度,反观既有的语文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初中语文作业在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为学生设计、布置单元作业,教师需要摒弃借助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观念,树立借助作业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和整体素养的理念,明确作业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尽量将更全面、深刻与系统的知识融入语文作业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对某一部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2.衔接生本教育理念,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以生为本,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价值导向之一。在此背景之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同样需要参考以生为本的概念,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设计有助于其核心素养发展的作业类型。核心素养作为整体性、复杂化与社会化的高阶段素养,不仅是当下初中语文育人的主要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后所必备的品格。以系统性、整体化知识框架为核心的单元作业设计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夯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单元整体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持续性攻破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平稳发展。

3.以新课标为核心,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新课标强调初中语文课程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学习任务群以及课程单元内容的整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难度由浅至深、由抽象到具体的作业,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1.立足初中语文教材,明确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亦属于学生应用知识的开始。教师在设计语文单元作业的过程中应具备整体意识,需要在全面了解单元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等内容后逐步明确单元作业设计目标以及阶段性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着眼于整个单元中的单个知识点,面向不同学生精准地设计作业。

例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阅读的教学模块通常可划分为教读课文以及自读课文两大类,面对不同的课文类别,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与之相对应的课后作业。针对教读课文,教师可以课文中的知识点为核心,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与思考性的课后探索作业,帮助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针对自读课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阅读体验感为核心,参考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氛围中习得知识。

2.贴近学生个性特征,筛选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分层化作业元素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实际上是指教师尽量减少过于简单、重复的作业的占比,比如,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抄写、反复诵读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基础性知识又恰是支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发展素养的关键,如果学生未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便有可能导致其学习活动缺乏根基。针对此,教师需要对基础性作业进行设计,尽量弱化此类作业的枯燥感。

例如,针对生僻字词的音、形、义理解等方面的基础性作业,笔者将其布置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笔者给学生留足预习时间,让学生自行观看教材的注释,查阅字典或通过上网找资料等方式,在课前理解生僻字词的音、形、义。在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分享课前预习作业的成果。这样的预习作业能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还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布置更具针对性的基础性作业。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为一般的学生,笔者便会为其布置查阅生僻字词发音、释义以及应用的作业模式,优化其对此类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便会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平台查阅生僻字词的相关典故,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表达,锻炼学生的理解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优化语文作业形式,构建形式多样的单元作业实践空间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教材内容来审视作业设计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单元作业。

比如,针对以风景为核心的课文,笔者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学校或其住所周边的公园,拍摄、记录与课文内容相似的风景;针对以科学探索为核心的课文,笔者会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科技方面的新闻。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单元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对自己的语文作业设计观念进行审视与思考,在减量不减质的前提下,以单元整体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质量,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奋进路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