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皇甫二萍作业是初中语文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不仅能巩固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能。基于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视角,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具有差异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视角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应用学业水平相关的监测数据,展开精准、有效的作业设计。实践证明,学业水平监测数据应当成为教师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初中语文作业应当成为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的“晴雨表”。
一、基于“差异性学业水平”,设计层次性作业
高质量的学业质量监测应当是有效度、有信度、有区分度的。在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来的水平是不同的。基于“差异性学业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设计层次性作业,以便让优等生能“吃得饱”、后进生能“吃得了”。差异性、层次性的作业,就是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不仅要契合语文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还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契合学生语文认知、思维等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层次性、差异性的语文作业才能唤醒、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比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济南的冬天》一课,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了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根据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笔者设计了层次性的作业,让作业契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进阶。比如,针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设计了基础类作业,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能回答简单的问题。笔者在学生朗读时还配备了相关的背景音乐,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朗读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朗读。针对那些了解课文内容却不善于分析课文内容的学生,笔者设计了深度鉴赏类作业,主要是结合课文内容、图片、视频,解读文章展现的济南的冬天的美景、作者的情感、文化特色。针对那些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笔者设计了创意类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寻宝”,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创作一幅“济南的冬天”图,录制“济南的冬天”的视频,配上文字说明。这样的作业能促使每一个学生进步。
基于“差异性学业水平”视角,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层次性作业,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当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语文探究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动态性的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对作业进行调节、调整,以便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基于“极端性学业水平”,设计针对性作业
好的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往往呈现出一种常态性的分布。与此同时,在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极端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或者说,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呈现一种非常态的状况,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正视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的两极分化现象,设计“针对性的作业”。
在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更要对数据背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包括现象分析、原因分析、路径分析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有效的针对性作业。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一个消息新闻单元,对于“消息”“新闻”等的特点,有的学生并不了解,而有的学生不仅了解而且会写这类作品。为此,笔者设计了针对性的作业:一是设计了新闻阅读类的作业,让学生掌握新闻的特点;二是设计了新闻撰写类的作业,让了解新闻特点的学生撰写新闻稿;三是新闻评论类的作业,让会写新闻稿的学生学会对新闻进行深度分析。针对性作业不同于层次性作业,它主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短板,针对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中暴露的问题设计作业,旨在弥补学生的学习短板,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实践证明,针对性作业,能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从非常态走向常态。
在统计学中,极端数据是一种远远偏离数据中心的数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极端数据代表的学生语文学习内容,设计针对性作业,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基于“重复性学业水平”,设计跨学科作业
在对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进行动态性监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还会出现一种现象,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犯一种“重复性”的错误,很多学生会犯同一种错误。针对这类情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了跨学科作业。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结果对数据进行深度研读。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状态、障碍、问题等进行精准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比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中国石拱桥》一课,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仅仅看教材文本对中国石拱桥不能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因而也就不能理解教材中的一些叙述。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历史学科、美术学科的素材融入其中,借助多媒体动态呈现历史学科、美术学科素材,丰富学生对石拱桥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借助互联网搜集各个朝代的石拱桥的相关资料”“整理各个朝代石拱桥建设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用黏土材料制作石拱桥模型”,等等。这样的一种跨学科、跨界作业,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认知、理解,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短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分监测,九分运用”“一分预警,九分改进”。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晴雨表”,是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条件、依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指导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真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科学、合理的语文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据,能对教师设计语文作业发挥指导性作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改变。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第十五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JNJK15-L001]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宏运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