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动物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业评价
作者: 刘云 吴志强 朱丽岩 杨艳
摘 要:探讨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动物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实践效果。遵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内容和权重,采用问卷调查、电子档案袋、期末试卷深度分析和重测信度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次测验的一致性较高,能较好反映学生的学业学习情况。得到结论,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成绩权重,科学合理选择在线学习统计数据,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加强期末试卷的质量管理,研究不同测试中信度稳定性,对于学生学业评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混合教学;数据统计;动物生物学;学业评价;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6-0083-05
Abstract: The paper wa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of Animal Biology course based on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Bloom's classification of cognitive goal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were decompos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ethods, contents, and weights were constructe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electronic portfolio, in-depth analysis of final papers, and retest reliabil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inal grade and the usual grade, and the consistency of many tests is high, which can better reflect the students' academic study.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academic evaluation to reasonably allocate scor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select online learning statistics, combin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finalpapers, and study the reliability stability of different tests.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Animal Biology; academic evaluation; practical effect
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后,全国范围已经形成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打造“金课”的氛围。中国海洋大学也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4)〉的通知》(海大教字〔2019〕143号),强调多维度提升课程质量,结合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要求,推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特别强调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促进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转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上提高本科课程的含金量。
学生的学业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1],通常的学生学业评价为综合评价,即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统一。目前,我国高校主流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过程考核一般采用模糊的方式统计,或凭借教师对学生的印象计分,但是在学生人数较多,老师难以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时,平时成绩的给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评价形式单一、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侧重对知识的考察以及评价结果缺乏诊断反馈功能等[2-3],迫切需要引入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近几年,多种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将线上慕课与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4-5]。雨课堂的优势是即时性和互动性,可以随时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上课率,促进互相竞争,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感,从而促进学习[6];Blackboard在线教学平台(以下简称“BB平台”)则在学生深入学习方面具有优势。雨课堂和BB平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均可以产生大量的教学数据。已有一些将雨课堂等应用于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但多为定性评价,未涉及评价的权重和一致性分析[7-8]。如何依据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选择学习统计数据进行教学评价,以及这种教学评价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尚缺少深入研究。为此,本文按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9],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多分层次应用于动物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利用雨课堂、BB平台和课堂数据,运用教育学统计学方法,对学生学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为今后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提出有益建议。
一 研究内容
(一) 依据课程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动物生物学课程目标是为低年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动物学基础知识窗口,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习内容要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学生从事动物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树立动物生物多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情感与价值观。
根据该目标,依据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制定评价指标。动物生物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是使用了德尔菲法[10],由长期承担动物生物学的3位教师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表1)。
(二) 确定评价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根据评价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合适的评价方法。动物生物学的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将线上数据、线下课堂和期末考试成绩与评价目的、评价手段对应归类,见表2。
(三) 构建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权重
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和内容由教师通过专家会议集体讨论产生,学生平时成绩的形式和各部分权重采用匿名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向学生征集意见,然后经过学生讨论直至意见基本一致后采用(表3)。
(四) 在动物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1 研究对象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本科学生65人。动物生物学课程48学时,采用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和BB平台混合教学模式,班级学生是随机选课产生,遵照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保证授课教师、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的完整,保证每位同学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
2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法。按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合作与课堂参与和课程成绩评价方法进行前测,按照雨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效果评价进行后测,问题设计时简化了里克特量表[11],将5个等级减少为4个等级,问题答案按照肯定程度由高到低将“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分别赋值为4、3、2和1分。问卷编制完后,为保证问卷的效度进行了预调查,根据反馈结果对问题进行了修订。问卷调查采用雨课堂匿名投票功能进行。②电子档案袋法。平时成绩通过雨课堂、BB平台和QQ群数据统计功能进行采集。包括出勤情况、预习情况、弹幕、随堂测试和随机提问情况、讨论区参与情况及作业等。演讲成绩由学生匿名投票得出。③期末试卷深度分析。对期末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分、难度、区分度、效度和信度。④重测信度分析。重测信度描述是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就是指在不同测试下,对同一组被测试者多次测验所得分数的一致性[12]。使用相关系数对期末考试成绩、雨课堂采集的随堂测验成绩、BB平台作业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了分析。⑤统计分析。利用Spssau软件进行在线分析。
二 结果
(一)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调查数据表明,在调查的65名学生中,学习兴趣方面表现出对动物以及课程的喜爱;在学习习惯方面,在学习中经常自我反思,然后调整学习计划,喜欢和老师同学积极交流,但预习习惯较差;在合作与课堂参与方面,喜欢小组活动并愿意承担一定责任,会将优质资源和好想法与别人共同分享,但因为害怕出错,在课堂上不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模式方面,喜欢雨课堂的即时性和互动性,随时收藏讲课PPT,但不喜欢随时提问以及课后复习;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比较认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个比例;比较认可使用BB平台和雨课堂进行教学平时成绩的评价(表4)。
(二) 电子档案袋数据分析
平时成绩大多通过BB平台和雨课堂数据统计功能进行采集。雨课堂详细数据,统计24次课堂数据,包括出勤情况、预习情况、弹幕、随堂测试和随机提问情况、讨论区参与情况等;BB平台小组作业和讨论区参与情况;QQ群学生讨论情况。学生平时成绩分数集中在25~27分(图1),符合正态分布(K-S检验,p=0.431,p>0.05)。
(三) 期末试卷深度分析
期末试卷由名词解释(12分)、填空(10分)、单选题(15分)、判断题(5分)和问答题(58分)组成。本次教学班平均成绩为80分,期末成绩的难度为0.2,区分度为0.3,均适中。期末试卷由一人出题,由同组上课的其他教师对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改,效度为0.706,介于0.7~0.8,试卷效度较好,可以较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信度系数值为0.748,大于0.7,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良好。整套试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表5)。
(四) 重测信度结果分析
对随堂测验、BB平台平时作业、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期末成绩和随堂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18,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期末成绩和随堂测验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期末成绩和平时作业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67,p值大于0.05,因而说明期末成绩和作业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447,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期末成绩与随堂测验、平时成绩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表明多次测验的一致性较高,能较好反映学生的学业学习情况。
三 讨论
对高校学生学业进行及时、有效、全面的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来改善教学和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动物生物学是一年级除公共课外,最早接触到的生物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效,可以让学生建立整个生物学的基本框架和学习方法。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分析动物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并应用于学业评价,期末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动物学知识的记忆、总结归纳理解等认知过程维度,而平时考核则更多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等,可以在知识的应用、分析,甚至是创造方面得到评价。因此,在课程开始阶段获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合作、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内容等,特别是讨论并明确了课程目标、重点、考核内容和比例,保证平时作业、随堂测试等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和随堂测验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完成作业不及时、缺课、作业情况较差和随堂测验错误较多的学生,可以通过诊断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个别交流的方式了解并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具有及时性。在平时成绩中,雨课堂随堂测验比重较大,这是由每次课的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组成,在每一章节结束时在课堂上完成,这就督促了学生很好的预习和听课,同时也可用于期末考试前复习检测。如果课堂发言环节占比较大,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同学会造成一定机会不公平,因为上课班级人数较多,发言机会相对较少,有些学生不善于课堂发言,但不等于学习效果差[13]。本研究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会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因此,在平时成绩中,控制了课程互动环节成绩占比。在作业环节,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培养。小组演讲是加分项,由2~3位同学自愿组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内容经过老师筛选后在课堂展示,成绩由学生给出,主要为少数深入学习的学生展示创造、合作和课堂表达的机会,能够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元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