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事教学法促进临床课程思政简易化
作者: 莫安胜 杨亚龙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探索研究,而临床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较少,且多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方法泛用性不强,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对于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容易感到无所适从。故事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强、泛用性高、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够促使临床医学课程思政简易化,有利于实现临床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的目的。该文以外科学为例,通过探索临床课程思政素材的选择和设计,促进构建更合理的临床课程思政体系,使思政元素更容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期为其他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临床医学;课程思政;素材;故事教学法;外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6-0189-04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require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by university teachers. However, there is limited literature on clinica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st method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are not universally applicable, resulting in clinical medical teachers feeling at a loss on how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tory based on teaching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interest, high universality, and entertaining teaching. It can promote the simpl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linical medicine courses, and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emphasizing both clinical cours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value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takes Surger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clinical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terial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re reasonable clinical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and m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mor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peers.
Keywords: clinical medicin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ies; material; Story Teaching Method; surgery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医学临床课程是对人文关怀、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都有高要求的学科。医学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也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思政素质的培养[2-3]。在临床课程教学中如何收集思政素材、如何进行课程思政设计,虽有相关文献可以参考[4-8],但多数方法泛用性不强,多数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如何实施仍然感到无所适从,如教学过程中没有合适的思政素材、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不自然等。在临床医学的发展史及临床医学实践中有着诸多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为故事教学法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选择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素材融入教学过程,对于临床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促进意义。本文以外科学部分教学内容为例,介绍如何通过故事教学法实现临床课程思政简易化,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 临床课程思政研究的必要性
(一)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一种创新
课程思政是指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完成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及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的目标。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其思政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的组织和实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研究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模式,对于推动课程思政发展,加快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都有着积极意义。
(二) 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足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一种创新,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内容和思政内容结合了起来,有利于教书育人目的的实现,但目前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偏差,容易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混淆不清。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程的“政治化”,也不是完成专业教学内容后的政治说教,而是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在传输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渗入人文关怀、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以此来起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目前大多数临床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培养中,仍然只限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的培养则不够重视。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这一名词仅是熟悉而已,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和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致使课程思政仅停留在口头说教的层面,并未真正地渗入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未能在课程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
(三) 临床课程思政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临床课程包含科目众多,在医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于临床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可或缺,但临床课程思政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9],且绝大部分临床课程思政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组织层面。关于课程思政如何具体实施的文献极少,造成尽管有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却未能给一线教师提供范例,多数授课教师虽然明白课程思政的概念,但对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融入哪些思政元素并不清楚,使得一线教师难以从模仿开始逐渐过渡到掌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和规律,最终也很难把思政元素自如地应用于临床课程教学中,更无法实现课程思政的本质目的,导致课程思政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 故事教学法的特点与评价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些短小故事以说明、强调所讲内容,或者用故事内容代替讲课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在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及感悟故事中的道理方面作用突出,容易将相对生硬的知识生活化、趣味化,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故事教学法作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更加注重对学习者传递经验和情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使多数一线教师难以捉摸,无法快速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故事教学法所具备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融入思政元素或融入思政元素不足的问题,让多数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起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如肖慧欣老师把故事教学法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良好[10],也有教师把故事教学法用于临床护理教学[11-13]和针灸学教学[14]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充分说明故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上有着自身的优势,值得不断研究探索并进行推广。
三 临床医学的特点及故事教学法课程思政的实施
在临床医学的发展史及临床医疗实践中包含大量有一定趣味性和教育价值的故事,且临床实践中的多数案例背后有着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品格的事迹。这些内容为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思政内容融入临床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以个人在临床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方面,提出4种常用方法(以外科学课程为例)。直接联系法: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思政相关的内容,将思政素材自然融入教学内容中。如在外科学的水、电解质紊乱内容中融入环境保护的思政元素。联想思政法:如讲授血钾、血液正常值可以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度”的概念,这些正常值往往有一个区间,是“度”的具体表现,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思政法:如在外科学的无菌术中讲述塞麦尔维斯的洗手故事,引入“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思政元素。案例-故事思政法:指先在教学中适时插入案例,再讲述案例背后的故事,最后引入思政元素。直接联系法多数教师比较熟悉,也较多被使用,但临床课程中直接与思政相关的元素难以满足教学内容。联想思政法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部分教师在该方面能力不足,难以联想到合适的思政元素。故事法是教师们次熟悉的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可以引用故事,在部分故事中也难以挖掘到合适的思政元素。案例-故事法使用的教师相对较少,与前3种方法相比,案例-故事法蕴藏的思政元素较多,融入课程更加自然。在临床工作中案例较多,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挖掘案例背后的故事容易与安全生产、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担当、责任、仁爱、宽容和自律等诸多内容相关联。通过该方式教师更容易获得思政素材并自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得案例-故事教学法在可以应用案例的内容中就可以进行思政教育,而故事法和案例-故事法都属于故事教学法,因此该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容易得到广泛使用。现以外科学部分内容为例介绍如何用故事教学法进行临床课程思政。
四 以外科学为例应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课程思政举例
(一) 钾代谢紊乱故事法课程思政设计
在“钾代谢紊乱”的课程中余靖老师很好地应用了案例-故事教学法[15],通过“钾代谢紊乱对心肌的影响”插入抗疫英雄梁小霞事迹。接着提问:梁小霞护士血钾浓度过低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低钾血症对心功能有何影响?结合梁小霞护士的事迹谈谈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接着应用改编案例《手术室里的争分夺秒》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她认为通过引入新闻事件,可以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真正地学以致用;以抗疫英雄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能够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而《手术室里的争分夺秒》案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时间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体现“细节决定成败”的永恒真理,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该课程思政素材和设计同样可以应用到外科学“钾代谢紊乱”教学中。教师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临床低血钾案例[16]进行课程思政,在讲授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时,提出问题:低钾血症导致心脏骤停是在心脏的收缩期还是舒张期?接着叙述临床案例进行课程思政。此外,在心脏手术7天以后,血钾容易被医护人员所忽略,而低血钾严重可以导致心脏骤停于收缩期,通过该知识点的讲授教育学生注意复查血清钾,突出医师的责任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