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作者: 杨冬华 张珺 高佳

摘要: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软实力,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数智时代地方高校教师素质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出发,探析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结合山东省部分地方高校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从宏观环境的创设、平台建设、教师培训、激励政策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促进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数智时代;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

一、数智时代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2022年11月30日,为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因此,提升数字素养不仅是培养数智时代公民的基本需要,也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要求,有助于培养数字化卓越教师,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撑。

二、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教师数字素养意识不足

当前,地方高校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在授课中积极探索使用智慧化教学平台与智慧化教学工具,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等。尽管部分教师认识到数字技术与智慧化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潜力,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缺乏将数字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意识和动力,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少尝试和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与工具。

(二)教师数字技能与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部分教师已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字工具和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整合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仍有许多教师缺乏基本的数字技能,导致在数字化教学方面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整体水平与教育数字化转型。

(三)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不完善

受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数字化水平与教师数字素养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在地方高校尤为明显。尽管地方高校的教师发展机构逐步完善,开展教师培训的力度不断加强,但针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一些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培训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地方高校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提升数字素养方面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数字素养水平难以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因此,地方高校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实践难题,迭代应用模式,推动场景创新,促进数智时代教师能力素养的重构与评价。

三、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案例剖析

(一)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路径

第一,山东师范大学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参考;积极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第二,山东师范大学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鼓励教师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探讨数字技术的应用;开展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数字素养共享和提升;组织专家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数字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第三,山东师范大学搭建数字化实践平台,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建设虚拟实验室、智慧教室等数字化实践平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鼓励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数字技术,开展数字化教学设计和案例研究,探索适合山东师范大学的数字教学模式。第四,山东师范大学建立教师数字素养评估与反馈机制,并持续改进优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设备和工具,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山东师范大学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文化氛围。

(二)济南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做法

第一,济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出台《济南大学本科数字教育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旨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第二,济南大学大力加强教师培训与素养提升。一方面,济南大学通过举办教师数字化素养专题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如开展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开发等,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济南大学不断加强师资培训,针对非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的教师,开展人工智能导论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同时,面向“人工智能+”师资队伍,济南大学开展跨学科融合的人工智能专业素养提升培训,通过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形式,增强教师的理论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第三,济南大学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智慧教学实验室等,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资源。同时,济南大学积极推动数字技术普及,举办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网络信息安全系列专题名家讲座,参与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应用等竞赛活动,激发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兴趣。

(三)滨州医学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经验借鉴

滨州医学院以数字化赋能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创新发展“1+1+1”工程为抓手,在构建现代化智慧空间集群、创新智慧教学形态、涵育智慧育人素养三大方面持续发力,有效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培养医学人才数字化教育新模式。第一,滨州医学院根据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制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旨在构建教师信息素养标准,并将此标准贯穿教学、评价、培训全过程。滨州医学院分类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从“点”入手,抓“点”促“线”,以“线”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数字素养全面提升;切实提升教师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改革能力,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课堂管理和精准教学评价的教学管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能力。第二,滨州医学院致力于建构卓越的数字素养课程体系,以优化全数字素养课程内容。滨州医学院将数字技能型课程拓展为数字通识素养、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技术素养、数字伦理素养等五维课程。同时,创新虚实结合的数字素养课程类型,突出数字化、信息化特征,加强学生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类型的开发与建设。此外,滨州医学院还开发线上线下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探索开发、应用纸质教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形态教材资源,以满足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需求。第三,滨州医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滨州医学院不仅组织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在线课程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竞赛,激发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创造力。第四,滨州医学院加强成果展示,发挥示范效应。滨州医学院多名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并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宣讲团”。这些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为滨州医学院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树立了榜样。

四、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宏观环境,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

地方高校要结合《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出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方案,着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数字素养。齐鲁医药学院通过官网、微信平台等宣传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对数字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强化榜样示范,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教师积极提升数字素养。

(二)加强专题培训,促进教师掌握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地方高校要紧紧结合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和指标框架,举办涵盖基础操作、高级应用、创新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数字化专题培训。齐鲁医药学院利用MOOC(慕课)、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等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鼓励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实施“以老带新”计划,鼓励数字素养较高的教师与数字素养较敌的教师结对,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方式,快速提升新教师的数字应用能力;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数字素养培训和研修活动。

(三)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教师教学发展数字平台

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教学资源库。例如,齐鲁医药学院整合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案例、题库等,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途径。齐鲁医药学院积极组织教学竞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构建数字素养提升支持体系,建立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提供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积极搭建数字素养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交流、分享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经验分享和合作互助,共同提升数字素养水平;鼓励教师开展数字教学创新实践,积极尝试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四)加强政策激励与评价,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保驾护航

地方高校要建立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标准,将数字素养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激励教师提升数字素养。通过开展数字素养评估与反馈,地方高校定期对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评估,了解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提升建议,并跟踪其改进情况。地方高校可探索设立数字素养提升专项奖励,对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调动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积极性。例如,齐鲁医药学院探索将数字素养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晋升、进修、交流等进行激励,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洋,李淑.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3(12).

[2]张海,姜蓉.缩小教育数字鸿沟实现全面教育数字化转型: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及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5).

[3]刘宝存,易学瑾.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全球图景与本土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1).

[4]杨亚萍.以教育数字化理念与行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J].中国民族教育,2024(2).

[5]郑文晓,刘书菡.数智时代高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与提升路径[J].大学,2024(26).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数智时代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HKT2024210。

(作者单位:齐鲁医药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