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

作者: 刘珍芳 秦金中

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0

摘要:文章聚焦广州理工学院与京东物流合作构建的“京苗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实践,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双方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具有独特性的实践教学课程,并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基地,以达成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最佳配置,同时总结“京苗班”的成功经验与特色做法,提出推广该模式的计划。

关键词:“京苗班”实践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引言

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典范模式,已成为高等院校促进人才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桥梁。产学研机制的构建有利于高校培养既能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引领产业升级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这一举措也积极响应了创新型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近年来,我国对产业创新型人才培育给予高度重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积极构建人才创新平台与创业孵化基地。

二、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建设

(一)成立“京苗班”

“京东京苗校企合作双制班级”(以下简称“京苗班”),寓意着学生如同京东物流精心培育的幼苗,将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象征着这一合作项目将如同种子般播撒在工商管理教育的沃土上,孕育出更多创新与实践的果实。广州理工学院与京东物流基于双方共同的发展愿景和战略需求,携手启动了“京苗班”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项目。京东物流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零售及物流科技企业,其丰富的行业资源、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前瞻性的管理理念,为“京苗班”的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7年4月,广州理工学院与京东物流基于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加速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共同目标,秉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京东京苗校企合作双制班协议书》。该协议的核心内容如下。

1.合作班级设立

广州理工学院与京东物流携手创立“京苗班”。“京苗班”可在广州理工学院招生阶段直接冠名对外招生,也可在原有专业班级中经考核选拔组班,每届“京苗班”数量1~4个,人数20~200人。广州理工学院建立“京苗班”的目的在于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推行产教融合、工学互换的创新教育模式,旨在培育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为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广州理工学院与京东物流共同建立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基地依托京东自研的工业级设备,搭建起真实的运营场景,还原了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生产实景,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实训基地中体验、学习。在“京苗班”企业课程教学期间,京东物流为学生提供住宿,并购买学生的人身意外险,但双方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双方成立项目指导小组对“京苗班”学生的理论学习及企业教学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此合作框架下,“京苗班”学生将每个学年参与为期1~2个月的企业课程教学活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下更好地成长。

3.产学研深度融合

京东物流教育以企业标准化供应链行业工作过程为依据,将企业用人需求、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接,形成代表企业前沿用人需求和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对接学校物流专业,联合学校共同培养供应链领域专业化人才。《京东京苗校企合作双制班协议书》鼓励并推动校企双方在科研、教学、产业等多个领域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共同探索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行业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就业保障机制

“京苗班”学生将经历“物流一线体验—物流职能实训—应届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而在顶岗实习期根据轮岗实践、个人意愿、业务需求定岗,通过结业大会表彰优秀学员,发放实习录用通知,打通实习就业路径。同时,《京东京苗校企合作双制班协议书》明确了京东对“京苗班”学生的就业承诺,即对完成学业并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京东将优先录用,为学生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实训基地建设

第一,培养技能人才。校企双方紧密协作,共同规划“京苗班”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并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以确保“京苗班”学生的培养质量达到企业设定的标准。第二,双方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为“京苗班”提供轮岗及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学校负责轮岗实践的具体实施,企业则派遣导师指导,依据培养方案系统性安排岗位轮换。第三,开展产学研合作。校企双方展开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覆盖多层次科研项目,并共同发布研究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共享。

“京苗班”实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广州理工学院创新强校质量工程项目与京东物流的“京东种子育苗计划”实现了战略层面的紧密对接。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物流场景和业务流程,还能到京东物流实训基地实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三、“京苗班”人才培养模式

“京苗班”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产业融合,强调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学习。

针对不同岗位的特性,“京苗班”的学生接受了企业导师多样化的实践指导,同时广州理工学院安排了带队教师与企业协同工作,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广州理工学院通过与京东合作,携手制订了“京苗班”人才培养方案,将核心专业课程整合为“京东课程”,并在京东的课堂和生产服务一线完成教学与考核流程。“京东课程”涵盖了“企业课程学习、轮岗实践、应届实习”三个递进式的学习阶段。图1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到最终定岗的全过程。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京东物流依据学生实习期间的综合成绩(包括课程成绩、实践成绩、周报评分及效率得分)进行排名。课程考核前15%的学生凭借出色的表现,被优先推荐至JDS(新星计划)、TFS(星锐之星)等校招项目。课程考核前70%的学生则定岗于基层管理岗位,他们将在这里继续磨炼自己的管理技能和领导力。课程考核后15%的学生,会进入一线岗位继续锻炼成长,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升专业素养。

(一)从业务筑基到管理进阶的全方位成长

“京苗班”学生在京东物流园区及京东集团华南分公司总部的实训经历,构成了从业务基础知识学习到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完整路径。在大一学年,学生被安排进入传统及智能仓库进行轮岗学习,亲身体验仓储技术与装备的应用,通过实践掌握收货、拣选、存储等一系列业务流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表1是学生在仓储部学习的内容安排。在大二、大三学年,学生转战企业管理岗位,全面了解京东业务模式与管理系统,涉及人才管理、薪酬福利、文化关怀等领域,同时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操作及EXCEL(办公软件)高级技能。

(二)双导师制引领,多元化实践教学与综合评价体系

京东物流与广州理工学院紧密合作,为“京苗班”学生量身定制了双导师制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导师与学校带队教师协同指导,具体指导方式如表2所示。“京苗班”设置的“拜师”仪式,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增强了双方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校企共同制定的实践教学大纲,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指引,高度重视实践学习效果,构建了融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综合考核体系。定量评价通过出勤率、周报质量及业务量完成情况综合评估学生表现;定性评价则侧重于表彰优秀管理者、学生及课题小组,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三)思政教育融合实践,助力高质量实习就业

在“京苗班”的培养过程中,思政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不仅参与学校组织的思政教育活动,还自发举办“京东党课”特色活动。学生通过聆听京东讲师的“党旗引领,京心追梦”讲座,坚定了勤奋学习、矢志报国的决心。此外,每周日晚上的主题班会已成为学生回顾实训经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平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为他们的实习与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底,“京苗班”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在京东集团组织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上表现出色,共有24名学生获得在京东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实习就业率高达63%。

四、成效评价及推广

目前,“京苗班”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2022年,广州理工学院合计开展1 057人次的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明显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其间,相关教师获得了省厅级课题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创新强校校级课题4项、校本课题2项、高质量论文10余篇。师生积极组织或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分享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创新,如参加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等,以及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经验学习交流。广州理工学院还将基于现有条件,组建稳定的实践教研团队,编写相关教材与案例集,并制作宣传材料,直观展示基地特色与优势,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共同推动实践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芬,孔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艺术和科学融合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1(5).

[2]焦月.教学中“90%的玄机”: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再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

[3]张平.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策略探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3(2).

[4]耿真真,杜小将,吴汉辉,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路径探究[J].科技风,2023(21).

基金项目:广州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与教改项目“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智慧物流人才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项目编号:2024XZLGC10。

(作者单位:广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