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与实践
作者: 白瑞 张睿 张慧娥 陆程 任雨
摘要:文章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采用与企业联合举办实验班的方法,在教学中引入商业项目,经过“三策略”“四阶段”的课程体系设计,使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和理论知识,达到企业用人的入门标准,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OBE教育理念;校企合作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OBE教育理念与校企合作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具有跨学科、跨媒介的特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感悟。然而,当今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实践机会不足、实践不深入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或工作室资源不足、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实践课程安排不足、缺乏企业导师指导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是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面临的问题。
OBE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教师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能使学生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以便在现实世界中成功运用。OBE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企业或科研机构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行为。校企合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校企合作尊重了生产实践的现实状况,将实际项目带入课堂,保障了学习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仅如此,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校企合作能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源于生产实践又高于生产实践,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要求
(一)OBE教育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目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以成果导向为指导,其课程建设目标应体现出四个方面。第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第二,学生的实践成果能符合业界规范。教师应紧密围绕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以保障学生的实践作品达到行业标准。第三,提高学生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和创业率。第四,提高企业和社会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通过校企合作,学校能精确捕捉企业需求,据此调整课程与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企业期待。
(二)OBE教育理念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中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注重理论学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将设计想法变成可以实现的设计图和成品,所以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因此,符合OBE教育理念下校企合作要求的校企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对口并能给学生提供真实案例和实践环境,二是能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与实践
(一)三位一体共同制订课程目标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明确目标,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基于此,数字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应由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探讨并制订出富有课程特色、设计合理、方向准确的培养目标。
西安思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从2020年起,开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方向影视编辑与制作课程的校企合作实验班试点项目。该项目由数字媒体艺术系师生和多家企业共同组成。在实验班项目前期,项目组邀请学院领导、企业导师、骨干教师、学生代表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讨论,并经过学院的论证和评估最终确立,提出三个课程目标:第一,培养学生剧本创作、镜头和剪辑方案设计的能力,掌握影视编辑软件的运用,了解影视编辑与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流程,在团队合作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第二,通过实践项目使学生知道影视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提高审美鉴赏与批判性思维,促进个人创作风格的形成,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综合运用,实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创作;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将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影视创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影视行业需求,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使学生了解影视行业的市场动态、发展趋势,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阶梯性逐级达到顶峰的课程体系设置
OBE教育理念提出逐级达到顶峰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最终达成顶峰成果。逐级达到顶峰的教学策略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设置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校企合作进程的阶梯性上。
此次实验班采用阶梯性课程体系设计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每一阶段的任务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校内项目实践、校外项目实践、实习就业指导四个阶段,呈现出阶梯性的特点,为逐级达到顶峰提供了阶段性目标和要求,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为基础课程,夯实基础、建立影视思维。教师组织讲座并邀请企业导师做分享,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介绍实验班的基本情况,招募对数字影视感兴趣的学生组班。此阶段,学生、教师相互熟悉,为后面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模拟项目实践。教师通过分组模拟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从策划到后期制作的短片创作,了解剧组运行机制和工作内容。第三阶段为商业项目实践。教师通过商业项目,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中的工作能力。第四阶段为就业。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实习、就业的计划,确定目标,准备材料,投递简历。
(三)聚焦岗位要求实施个性化教学
OBE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倡导个性化教学,这能有效避免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因覆盖面广而导致的专业方向模糊、课程体系杂乱等问题。在课程讲授方面,教师要根据专创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兴趣与岗位要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从学生自身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出发。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涉及数字影视方的多个不同岗位,如摄影师、数字特效师、剪辑师。为了适应不同岗位的能力培养需要,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基础课程之后,教师会根据学生兴趣、能力、特长进一步分化,逐步聚焦岗位能力。在校内项目实践阶段,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针对组内人员的不同分工配有相应岗位的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在校外项目实践阶段,教师挑选难度适中的商业项目,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后,学生进入项目组;在就业指导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就业目标的不同,分组指导职业规划,这些环节的设置实现了对标岗位能力的个性化教学,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细分专业方向以对应不同岗位的要求,是校企合作课程不断深入的表现。高校应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逐步聚焦岗位要求,实施针对岗位的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班教学成果显著。《众神雅集》节目在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YouTube(油管)、西瓜视频五大视频平台播出,一经开播便引起部分学术人士关注。《开门见长安》宣传片在小雁塔安仁坊博物馆大厅展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在就业方面,实验班学生就业存在推荐就业、创业、应聘三种形式。部分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被企业导师推优就业,他们普遍反映专业对口,就业较理想;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少,但都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发展空间大;参加企业应聘的学生,因为参加实验班,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就业率显著提高。总体来看,参加实验班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质量和数量都有所提高。此外,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系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拓宽了道路。
实验班教学成果表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的“三策略”,即三位一体共同制订课程目标、阶梯性逐级达到顶峰的课程体系设置、聚焦岗位要求实施个性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通过“四阶段”,即基础课程、模拟项目实践、商业项目实践、实习就业指导的课程设计,能循序渐进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成果能符合业界规范,继而提高学生专业对口的就业率和创业率,提高企业和社会对学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四、总结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实验班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对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目标、合作目标企业、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班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与市场接轨的重要路径,重视校企合作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创新将会不断深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诊改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4(10).
[2]全雄伟,林玉蓉.基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的校企合作创新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7(5).
[3]贾征,龚柏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4).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
基金项目:2023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数字艺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3SYYB14。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