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对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虞翔

摘要:为了探究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在提升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作用,文章对其理论框架、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教师因素、高职生因素、教学资源因素和教学环境因素对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实施效果的显著影响,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理解高职生学习风格、丰富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环境等,以期为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提升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支架式教学;英语阅读能力;影响因素

一、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框架

(一)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结合了众多的教学工具和策略,其核心目标是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个感官途径为高职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帮助,从而推动高职生的全方位成长。这种教学方法的中心思想是“支架”,旨在为高职生提供及时、恰当的支持与指导,协助他们逐渐建立知识结构,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互动性、多样性、适应性等。互动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高职生、高职生与高职生,以及高职生与教学工具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效的,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多样性是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教师结合传统教学、视频展示、音频素材、实体模型、在线资源等,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高职生的需求。适应性是指根据高职生的反馈和学习进度来灵活调整教学活动,以确保每名高职生都能体验到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此外,多模态支架式教学也着重于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结合,通过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如教师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线讨论平台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沉浸感与实践性。

(三)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

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密切结合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以多样化感官输入及个性化学习支持,促进高职生认知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植根于社会建构主义、认知负荷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它强调学习要在现实或者模拟环境下与其他人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知识形成于社会活动中,认知负荷理论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来优化工作记忆负荷,从而避免认知过载。

二、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对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教师在多模态支架式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并通过创新的教学实践来提升高职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与高职生的互动质量,教师反馈的及时性,以及教师对高职生个别差异的关注,都是提升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

例如,在讲授《了不起的盖茨比》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电影片段吸引高职生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引导高职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和背景。接着,教师利用在线讨论板,让高职生分享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的看法。然后,教师可以组织高职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主题,并鼓励高职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为了提升教师对多媒体工具的应用能力,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一次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的工作坊,由继续教育部门执行。在这次工作坊中,教师学习如何利用视频、音频和交互式软件来增强高职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还鼓励教师通过一对一的咨询会议,理解高职生的学习风格。教学资源中心负责收集和更新各类阅读材料,以丰富教学资源。同时,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施管理部门对语言实验室进行了升级,优化了教学环境,为高职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高职生因素

高职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自我调节能力直接影响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内化。具有高度学习动机的高职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利用多模态资源来深化理解,从而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同时,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使高职生能更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以适应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因素

在实施多模态支架式教学时,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明确认识到教学资源因素对提升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拥有的教学资源构成了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发展的基石,包括传统文本教材及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为高职生创造了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这种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能通过多感官刺激,帮助高职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其次,高校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满足了高职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能为每个高职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他们能更有效地走上学习之路。最后,高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准确无误地传递知识点,帮助高职生迅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四)教学环境因素

教学环境既包括教室设施和课堂氛围这样的物理环境,也包括教学媒体和网络资源这样的技术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开发的5G环境下的多模态智慧课堂实践案例——彩虹的秘密,便是一个突出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教学环境不仅包括了教室的物理设施,如宽敞明亮的空间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还包括了通过5G技术支持的高速网络环境。这种技术环境使得教学中可以融入更多的媒体和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互动体验。

技术环境对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这些技术可以为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开展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与多样化教学手段,并有利于实现快速信息传递与有效交互。技术环境也可以给高职生带来更方便、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实现高职生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对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执行成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为高职生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条件,有利于高职生更投入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成效。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高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

三、优化教学效果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更加重要,但是当前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高职生阅读兴趣普遍不浓,这与应试教育长期影响、阅读材料枯燥无味等因素有关。同时,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很少鼓励高职生主动探究、批判性思考。另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较少,没有完全涵盖不同的领域与题材,制约着高职生的眼界。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比较单一,常常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把握,忽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要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培养高职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高校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应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同时促进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更有效地服务高职生。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第二,高校需深入了解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同时重视培养高职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校还应建立高职生反馈系统,及时掌握高职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为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针对英语阅读课程教师开设系列研讨会,涉及最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如何运用技术工具强化教学效果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学习到怎样培养高职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资源上,高校要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促进资源的丰富、多样、有效。高校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创造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从而为高职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遇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高校要重视资源更新与保持,保证其时效性与准确性。在教学环境上,高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条件,给高职生一个舒适的环境。高校应运用尖端的技术工具来优化教学设备和设施,提升教学质量,并创设课堂氛围,促使高职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与沟通,增强学习体验与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推出了一个在线英语阅读平台,这个平台整合了各种阅读资源,如新闻文章、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涵盖了众多的领域和主题。这些资源既丰富多彩,又经常更新。高职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最新的英文材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阅读等,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机会与选择。

四、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多模态支架式教学在提升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的机制,并指出了影响效果的多种复杂因素。在实施多模态支架式教学时,教师、高职生、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于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策略选择,对提升高职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该教学模式对培养高职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明显的益处。

为优化教学效果,高校应提出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高职生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以及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策略,以充分发挥多模态支架式教学的优势,促进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未来,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多模态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景.三本院校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

[2]贾春梅.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风景名胜,2020(3).

[3]张歆妍,倪锦诚.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4).

[4]姚小娟,惠静蕊.基于支架式及多模态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智慧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5).

[5]林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支架式词块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陕西交通科教研究,2020(2).

[6]张巧莉.简析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海外英语,2021(15).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生英语核心素养增值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SWC-58。

(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