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典文学著作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陈西西 杨敏摘 要:通过经典文学著作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在作品品鉴过程中感知经典文学著作的写作特点和魅力,对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重要促进意义。鉴于此,文章针对经典文学著作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意在明确经典文学著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写作能力及审美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典文学著作;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文学教育承担着人文教育的发展与推广,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发展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经典文学著作教学与讲解,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水平,也能够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提供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推动高中作文教学改革有一定实践意义。
一、经典文学著作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在需求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经典文学著作作为语言艺术的瑰宝,其语言表达精准、优美且富有韵律,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参与研究的高中学生中,经常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的学生,在作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上,平均得分比不常阅读的学生高出20%左右;在作文思想深度的评分中,常读经典的学生优秀率达到35%,而不常读的学生优秀率仅为15%。这充分证明经典文学著作在提升学生作文语言与思想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经典文学著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时代精神,学生通过对其深入研读,能够拓宽思维视野,丰富思想内涵,使作文更具深度和内涵,满足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思想性的要求。
(二)适应新高考作文命题变化的客观需要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语文作文命题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新课标明确提出,高考作文命题要“以情境性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经典文学著作作为人类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历史知识和社会现象,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素材和深刻的思考角度。例如,新高考作文命题中常常涉及对传统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和人类命运等主题的探讨,学生若能熟读经典文学著作,便可以从《论语》《孟子》等经典中汲取关于道德伦理、家国情怀的思想智慧,从《呐喊》《彷徨》等作品中洞察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从而在面对作文题目时,能够灵活运用经典中的素材和观点,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思维能力。
(三)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经典文学著作在这四个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经典文学著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经典文学著作中复杂的情节设置、深刻的主题表达和多样的人物塑造,能够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经典文学著作的艺术魅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并在自己的作文中进行美的创造;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能够深入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经典文学著作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作用
(一)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文学著作教学运用,让学生感知经典文学著作中的人文魅力。例如,《乡土中国》《红楼梦》《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等经典文学著作均可以作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品鉴素材,能够让学生在经典文学著作学习中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感知水平。
(二)提高知识迁移和写作能力
一部优秀的经典文学著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写作技巧应用情况,可以将相关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作品中,对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学习能力及素养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激发学生写作学习热情
经典文学著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可以为学生写作学习提供素材,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例如,在《老人与海》经典文学著作解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该文学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本质及内涵。通过经典文学著作解读与学习,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为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能力提供支持。
(四)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
通过经典文学著作教学品鉴,可以让师生共同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例如,在《呐喊》文学著作品鉴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同探讨分析与交流,了解该文学著作的主要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运用能力,为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培养提供支持。
三、保障经典文学著作有效融入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阅读时间
合理规划阅读时间是保障经典文学著作有效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从时间管理理论来看,合理分配时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汲取经典文学著作的养分。
在学校层面,可制定系统的阅读规划。例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经典文学著作的阅读分散到各个学期。高一上学期,学生对高中学习节奏尚在适应阶段,可安排阅读篇幅相对较短、情节较为简单的经典作品,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每学期可以安排2—3部经典作品的精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
在教师层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比如,对于《三国演义》这样篇幅较长的经典名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制定每周的阅读量目标。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进度的检查和交流,确保学生按计划进行阅读。
在学生层面,学生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在课间休息时,阅读经典文学著作中的一个短小章节;在上下学途中,利用有声读物听经典作品。通过合理规划阅读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经典文学著作运用到作文中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邀请文学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经典文学著作研读课程,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写作手法、文化价值等,拓宽教师的文学视野。同时,鼓励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如购买经典文学著作、订阅专业文学期刊等,支持教师阅读经典并撰写读书笔记和研究心得,提升自身文学素养。
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讨经典文学著作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如何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将经典文学著作融入作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婷.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的思路与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23(02).
[2]王英顺.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经典融入的策略与效果研究[J].东方文化周刊,2023(11).
[3]徐佳.汉语言文学演变中的经典传承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