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的创新实践
作者: 李敏贤摘 要: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是把数学教学内容以游戏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游戏活动与课堂的融合,为课堂学习注入活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游戏活动与作业的融创,发挥作业最大效益,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游戏活动与竞赛的融乐,激发潜能,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是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以“玩游戏,育素养”为活动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活动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游戏;课堂融合;作业融创;三赛融乐
一、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指的是:融合、融创、融乐。游戏活动与课堂的融合,为课堂的学习注入活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游戏活动与作业的融创,发挥作业最大效益,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游戏活动与竞赛的融乐,激发潜能,发展学生关键能力。数学游戏活动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学习载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课堂融合、作业融创、三赛融乐”的实施途径,实现“玩促学,学中乐”的学习氛围,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活动目标。
二、数学游戏活动“三融”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一)游戏活动与课堂融合,为课堂学习注入活力,促教学目标达成
数学游戏化、活动化是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特别是一、二年级数学教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采取多形式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数学游戏活动与课堂的融合,为课堂学习注入活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1. 融合有趣的数学游戏,检验学习效果
数学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实现过程性评价。例如,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要求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如何检验学生的熟练程度?我们可以穿插游戏进行检验,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如:采用对口令游戏、竞争激趣、开火车游戏、小组互检、玩手指操游戏、同桌互检、扔炸弹游戏、随机抽查、兔子蹲游戏、集体检查等。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的过程实现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师及时关注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检验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提供调整的依据。
2. 融合有效游戏探究活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有效的游戏探究活动是一种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我们通过设计有深度的游戏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和问题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认识毫米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项目:用标有厘米刻度的纸条量出练习本的厚度。(让学生经历)
(1)尝试:用标有厘米刻度的纸条,无法量出练习本的厚度。(2)创造:学生把尺子分一分,分成几份。(3)认知:从尺子上直观感知。(4)联系生活:找身边一毫米长的物体。(5)现实应用:测量回形针的长度。
课堂中游戏探究活动的引入,能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更好落实教学目标。尝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率。创造活动具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实现深度学习。创设观察运用,培养应用能力。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外,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兴趣,对问题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活动过程中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活动反馈,确定学生所处的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状态与学习目标存在的差距。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缩小差距,从而更好实现教学目标。
(二)游戏活动与作业融创,发挥作业最大效益,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游戏与课外作业的融创,能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最大效益,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逐渐融入数学知识探索学习过程中,从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创新各种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如:利用数字卡片,开发创新性数学作业模式,通过“数字宝宝找家”“数字宝宝比大小”“数字宝宝对对碰”等数学游戏主题活动,进行数序巩固的练习、逆向思维的锻炼、运算能力的拓展。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创新性数学作业模式,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为目的。教师围绕增强学生的数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同桌合作学习意识,开展创新性数学游戏作业设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创新性数学作业模式,能充分发挥数学作业评价作用,注重学习目标达成度,适应并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
(三)游戏活动与竞赛融乐,激发潜能,发展学生关键能力
游戏活动与竞赛的融乐,能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如通过为学生搭建“24点”校园擂台邀请赛,充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神奇的数字卡片”亲子温馨赛,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搭建“三阶幻方”社会交流友谊赛,提升学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竞赛活动紧扣学科特点,难度适中,各有侧重,有极强的针对性。因此,竞赛与游戏活动的融合,即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能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以挖掘,数学思维得以拓展,并逐步形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良好思维模式,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我们通过开展“三赛三乐”,即校园擂台邀请赛、家庭亲子温馨赛、社会交流友谊赛,让学生感受校园乐、家庭乐、友谊乐。借助“三赛三乐”,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关键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与竞赛的融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升。结合调查问卷、竞赛情况分析及期末检测情况,分析学生关键能力,教师及时调整游戏活动方案。整个游戏活动中,从活动目标的确定、学生的参与、竞赛的推进,到借助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期末检测等多元的评价,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苏汉武.数学课堂的四个维度:真、实、融、乐[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02).
[2]崔英梅,丁婷.从“先探后玩”到“玩中发现”——数学游戏的教学逻辑转向[J].基础教育课程,2022(08).
[3]王征.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7).
[4]陈卫东.“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创新设计[J].现代农村科技,2022(02).
[5]卢静.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