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创造目标的落实策略研究

作者: 侯静轩

摘 要: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创造目标的落实策略。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分析,阐述了审美创造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章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落实策略,包括挖掘教材审美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效落实审美创造目标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为小学语文教师实施审美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创造;教学策略;核心素养;美育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审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创造目标的落实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重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审美创造目标的策略,以期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分析,本文将从审美创造的内涵与重要性、落实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审美创造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审美创造是指个体在审美活动中,通过感知、理解和体验美的对象,进而产生新的审美意象和艺术表现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创造不仅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还涉及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创造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其次,审美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思维发展和个性成长。再次,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最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创造目标的策略

为了有效落实审美创造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至关重要。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在讲解散文时,可以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美和思想美。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是落实审美创造目标的关键。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月色下的荷塘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美。此外,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创造活动。例如,在教授《小王子》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最后,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确保审美创造目标落实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重视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此外,还可以设计开放性的评价任务,如创作诗歌、编写故事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审美创造能力的平台。

三、结合课文案例的具体体现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为例,具体体现审美创造目标的落实。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花飘落如雨的美景,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通过朗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感知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活动,如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创作一首关于桂花的诗歌。例如,学生可以这样仿写:“桂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再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桂花主题创意展示”活动,鼓励学生以绘画、手工、摄影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桂花的理解和感受。例如,有的学生可以用水彩画描绘桂花飘落的场景,有的学生可以用桂花制作香囊,还有的学生可以拍摄校园里的桂花树。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创造美。

最后,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和审美体验。例如,在“桂花主题创意展示”活动中,可以设立“最美意境奖”“最具创意奖”等,让学生的审美创造得到充分认可和鼓励。

四、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创造目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审美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能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未来,小学语文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完善审美创造教育的实施策略,为培养具有良好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