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及优化措施探究

作者: 陆秋伶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需要重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作业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化学学习的成长和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弱点。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自身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学习先进的作业设计理念,为学生创建高质量、多样化的化学作业,有效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误区;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4-0088-04

作业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所以,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设计出高质高效的化学作业。

一、 化学作业的功能和设计

作业的设计应当符合时下教育新环境提出的新课标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不断完善作业管理体系,提高作业的质量,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作业的育人效果,明显缩短学生写作业的总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新时代的作业设计要符合当下人文主义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也能通过作业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好作业对学生学习起到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应当意识到过去传统的、机械性的作业应当被摒弃,特别是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这种形式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反而会导致学生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失去了作业的育人功能。因此,新时代的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应当从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爱上作业,从作业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作业的具体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让学生以作业为载体,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巩固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时,可以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展开高质量的化学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3)教师在为学生设计化学作业时,通常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和独立,有效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4)教师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为学生设计出创新性、多元化、多层次的化学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逐渐完善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兴趣。

(5)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不足,也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初中化学的“教学相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存在的误区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兼备的学科,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重视作业对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的作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目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没能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化学作业的设计存在一些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作业难度不当

近几年来,由于学生家长对名校选择的过度追求,导致许多学校为了抢夺生源,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方面。这就对初中化学教师设计作业的出发点产生了直接影响,教师不再为学生设计基础知识方面的作业,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为学生设计难度更高、解题步骤更精妙的作业内容。片面且过度追求高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极大的挑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业设计难度偏高。

2. 作业形式单一

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但是,在目前的化学作业设计中,依旧存在教师只为学生设计书面形式的作业的现象,对口头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同时,教师也没考虑到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在设计作业时仅关注某个知识点展开,作业内容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3. 作业批改存在弊端

在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批改作业不够及时,学生往往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取自己作业的完成情况,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知识学习存在的错误以及漏洞。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为学生批改作业时,仅仅只是将学生答案的对错进行改正,并没有对学生的解题过程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批改和点评,学生也就无法准确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最后,学生在进行改错时,并没有将改错的内容进行整合,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作业的落实程度不足

许多初中化学的教师会选择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在下次上课时却忘记向学生讲解之前的作业,导致作业缺乏课堂的反馈,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一部分教师根本不布置作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减负”政策的片面理解。“减负”并不意味着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而是在减轻作业数量以及作业压力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此外,由于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增加,导致老师的教学压力提升,并没有多余的精力为学生设计多样的化学作业。

5. 作业设计不够科学

目前,大部分教师依旧多为学生设计书面作业,比如教辅材料的模块测试、试卷等。大量的题目让学生的学习压力骤升,失去化学探究的兴趣。并且,在节假日时,教师会为学生设计更多的作业,让学生无法享受美好假期,进而对化学学习产生不良情绪,出现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情况。

三、 作业设计原则

(一)以生为本的原则

在教育改革步入新时代后,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按照以生为本的原则展开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所以,在初中化学的作业设计当中,教师需要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做好老师“引导者”的身份,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特点等,参照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出高质量的化学作业,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化学作业实践中,吸收作业中的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理解实践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综合性原则

在进行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将化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化学作业。并且,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化学作业的设计,以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化学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化学作业的质量。

(三)层次性原则

在新时代的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当对化学作业的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作业设计中,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化学基础等,为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化学作业,提高化学作业的针对性。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取量身定制的化学作业内容,树立化学学习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实践性原则

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在展开化学作业设计时,应当强调化学的应用性、生活性的特点,结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为学生设计出实验型、动手型、设计型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领悟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丰富情境,认识学科价值

在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往往通过为学生设计海量的作业让学生掌握巩固化学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日益下降,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新时代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化学知识,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化学教学的要求,采取先进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作业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自身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感受化学学习的价值。

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水的净化”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作业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当我们进行郊外旅游时,所携带的水源已经全部喝完。这时,面前有一条小河,应当如何做才能得到我们可以饮用的水资源呢?”在这个情景背景下,学生会被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按照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及课本的指引,再结合教师指定的材料和具体的背景展开“水的净化”的实验,经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得到可以饮用的水源。例如,学生可以将石头、活性炭、纱布、漏斗等材料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然后将河水进行过滤,待过滤完成后,还需要将水煮沸,才能达到饮用的标准。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明确过滤芯的顺序为何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安装,水为什么一定要烧沸才能入口等问题的答案,在动手中亲自体验到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

(二)重构作业的整体设计框架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作业的质量和育人效果,教师应当注重化学作业的整体层面的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作业框架,发展化学作业的多样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首先,教师应当注重短程作业的设计,在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后,就为学生设计一定的课时练习题,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提高作业的及时性。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长程作业,即教师以整个学期为基础制订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探究进行整体规划,耗费更长的时间为学生设计整体性的长程作业,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素养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计划书、作业报告模板等,引导学生展开长程作业的步骤。最后,关于阶段作业,也就是假期作业,教师需要明白,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兴趣不高,需要保证作业的数量少而质量优,借助假期作业让学生自觉运用假期大量的时间去巩固复习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完善,提高假期作业的有效性。总之,教师可以在短程作业(课时训练)、长程作业(项目任务)、阶段作业(假期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逐渐完善作业的整体框架,提高化学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促进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价值转变。

(三)尊重学生差异,落实分层设计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明白。每个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初中化学作业的质量,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作业,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与自身能力相符的作业内容,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效率。

比如,在学习“空气”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作业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层、巩固层和拔高层。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基础层的作业。

在早期的空气试验当中,化学家们将一些物质放置在密闭的容器当中,能够发现每次都有约20%的空气不知去向,那些化学家们将这些空气命名为“有用空气”,那么,这种“有用空气”为以下哪一种(  )。

A. 氮气B. 氧气

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这个题目考查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正好能让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对高水平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人们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以下几种情况不会造成污染(  )。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