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作者: 许小兰

摘要:为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一定的优化。教师依据新课标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调整和补充,将单元作为教学的单位,能让学生“好学”“学好”。文章简要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阐述初中英语从“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必要性;可行性;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5-0101-04

一直以来,尽管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每节课使出“浑身解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竭尽所能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操练,希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达到英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但也常常因几个单词、几条短语、几个知识点而忽视单元整体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一个单元中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功能话题为主线,融听、说、读、写为一体,进行语言训练。这种教学模式集教法、学法为一体,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和灵活安排相应的课型和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推进教学,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整体发展。单元设计教学重视学生完整知识框架的构建,帮助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单元整体教学是新兴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经验,对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基于此,探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 当下部分学校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师授课手段单一,课堂氛围沉闷枯燥等原因,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到初中英语学习的兴趣,制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学生未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言学科的知识点往往较为琐碎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有效提升自身英语素养,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对初中英语的知识体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影响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仍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教师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制约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英语新教材词汇量大,将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每一课的课本内容时,易出现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造成每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达不到教材的设计要求,不利于学生持续的学习和发展。为此,教师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地推进课堂教学看似有序,实则忽略了教材中“课”与“课”之间、“子话题”与“子话题”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新课标理念没能真正得到落实。

显然,常见的“单课”教学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教师有必要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并把它落实到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即做好从“单课”走向“单元”的整体教学。

三、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可行性

(一)符合心理认知需要,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认知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部分间相互联系的结合,当各部分、各要素的结合呈有序性和有目的性的系统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显然,整体是来自各部分又超越了各部分之和。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棠教授也曾经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现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一个单元中的各个部分都是围绕着一个功能话题展开,但同时又相对独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从“单课”走向“单元”整体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系统地学习单元知识,提升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二)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需要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行“教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观念,提倡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是将单元作为教学的单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接受速度,对教材里整个单元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能够让学生“好学”“学好”。

四、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用好英语教材

现行新课程标准为整合单元内容、将“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提供了依据和操作准绳。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新课标、透彻领会新课标理念,才能“吃透”教材、精准定位单元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和补充,避免从“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时出现过度“拔高”或无意间“降低”教学要求两种极端现象。现行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unit)设计一个主话题(topic),每一个主话题下面有三个子话题,每一个子话题有四个部分(section),四个section围绕主题展开,各自以听、说、读、写为侧重点。例如,在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单元中,topic 1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topic 2 i must ask him to give up smoking. topic 3 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因此,从“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前,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认认真真地用好教材,而不是“另起炉灶”,以免“误入歧途”、耗时费力做无用功。

(二)深入学习教材,确立单元主题

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应当首先深入学习教材,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教材是各类教学活动的核心,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基于教材内的知识点展开,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点内容。为此,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教材,跨学段将知识整合在一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前拓展学习未来将要学习到的语言知识,从而起到更好的单元整体设计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应当根据单元学习的视角,落实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工作,围绕单元设计的有关主题,自然地将不同学段的新旧课程内容串联、整合,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使英语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

例如,教学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4 fun in the sun”时,可以与八年级上册中的“unit 4 our hobbies”整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兴趣爱好方面的英文表达,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在七年级教学的时候可以延伸一些。而在八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复习一下七年级学过的句子。一方面,学生能够趁热打铁,加强对七年级知识的理解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其建立对八年级英语知识的初步印象,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需注意的是,教师整合不同学段的知识点时,也应当有所取舍,突出其中的重点,七年级的学生拓展学习八年级知识时,要求不必过于严格,具备基本认识即可,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当然,这需要充分发挥集备组教师的积极性、挖掘集体智慧的潜能,做好教材的二次开发,单元整体教学做好“实体”准备。

(三)梳理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与自然科学类的文化课程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不断训练,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英语语感,推动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更多的有关知识,丰富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也能促使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知识,尊重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养成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例如,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主动帮助学生拓展有关教学主题的英语知识。诸如,教学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lets be friends!”时,本单元的教学主题为:①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日常生活、习惯和状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②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与生活相关的语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拓宽国际视野。③思维品质: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一般现在时态的语法规则,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④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了解不同英语适用地区和国家的打招呼方式,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多元化的文化观念。还可以在平日的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用专门的素材积累本不断积累英语学习素材,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推动英语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实践性极强的英语学习更是离不开学习者所下的“功夫”。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坚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尽量让学生在课前扫清语言学习障碍。每堂课结束后,除了常规的巩固性作业外,教师要狠抓经典对话、短文诵读,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及简易英文小说,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通过简易app等引导学生自行“录制英文电影配音”“唱英文歌曲”“收听英文广播”等,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衔接听说读写,全面提升英语素养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开展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做好听说读写之间的衔接工作。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相互促进、影响。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表达,自然而然能够更好地阅读文本,阅读文本中积累的英语知识,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做好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英语素养,这也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然要求。

例如,教学仁爱版七年级教材下册“unit 5 our school life”时,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首先,学生能听懂谈论校园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话题,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其次,学生能根据提示词说出意思连贯的校园生活的句子;能用简单对话描述校园生活;能根据图片或借助他人帮助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校园生活;能与他人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校园生活。第三,学生要能理解简单的书面表达;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表现校园生活方面的文章,包括校园新闻、海报、遗失声明、失物招领等。最后,学生要能写出表现校园生活方面的简单句子;能写出简单的校园新闻、海报、遗失声明、失物招领等。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引导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有关活动,做好衔接工作,推动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听说读写多方面的锻炼,实现英语知识的有效内化。此外,从“单课”走向“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科学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补充,让“听说”先行,然后“读写”跟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五)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通常采用教师单独宣讲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也不利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开展,制约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自身教学,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感觉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学习。信息技术能够跳过传统英语教学中“物—中—英”的思维模式,直接建立英语与物体之间的思维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