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王玮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使中学地理学科与历史、生物和语文等学科进行融合教学成为可能。以新课标为依据,发掘学科间的主题,并将其与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建构跨学科的知识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主题学习、问题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等。为此,文章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5-0157-03

当前,教学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时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是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已不是以往单纯地以一门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基于培养人才全面素质的需求,开展跨学科主题的教学,把地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比如,地理和历史、语文、生物等,使学生对地理现象进行更广泛的认识,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等方面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对策,对提升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

教学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科之间的关系,导致本来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被切割成了不同的知识碎片,缺少对生动生活场景的全方位、立体认识,也就使学生很难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事实上,很久以前,大家就已经意识到学科间应该互相渗透和融合,学科之间的相互耦合是创新的源头,开展跨学科研究,可以促进科学和人文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跨学科教学理念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综合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突破学科边界,融合个人、社会和学科需要,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并以这一主题为中心,进行探索式的研究,可以建立学习与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内部关系,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关联。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在扩大初中生的认识范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协调能力、动手能力、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原则

(一)以地理为主导

在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引进其他学科的内容,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把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用来解决实际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以明确的地理知识为主,以相关的知识为辅。在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地理知识作为一条主线,将其他的知识融合起来解决问题,而不能将太多的其他学科知识引入,这样不仅对学生地理的学习不利,而且也浪费了很多地理课堂的时间。在模式建设上,要以地理作为主要学科,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地理为依据,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也就是按照《地理课程标准》来制订教学目标,把地理知识和能力作为最根本的条件,在教学资源上要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方式上,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上,根据地理知识和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突出学生主体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起到组织和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有机的个体,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索性学习,让他们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建构教学模式时,要对学生的基础、经验和兴趣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设计深度也要与他们目前的认知和能力相适应,同时,还要根据所处的情况,选择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话题。此外,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他们进行协作探索和独立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整体的统一性

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方式需要使所有的教学元素紧紧地围绕着选定主题,主题会将课本上分散的部分进行重组,使各个部分之间能够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全新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在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时,要明确一个与整体统一原则相一致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来创造满足需求的情境。以主题为中心,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教学,整个课程都可以按照整体统一的原则,让各个知识之间互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四)贴近学生生活

地理是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一门综合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地理知识,同时,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情景也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这些都为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建构跨学科的主题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生活与经验的关联,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迁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建立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的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方式,教师所选择的主题、创设的情境、选用的跨学科内容,都应该是来自学生所熟悉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而不是学生不了解和不熟悉的情境,进而使所研究的主题更有实际价值。在对教学地点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指导学生从学校走向实际,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三、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

(一)语文与地理

地理学科素养包括对地区认识等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各个地区所包含的各种文化。在进行地理区域知识教学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背景相联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写作时有材料可以写,让他们的文化信心得到加强,让他们的地理课程人文素养得到加强。在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也能增强他们的美学素养,提升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七年级上册中《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介绍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然后再导入章节的教学,如我们现在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比如,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建筑、饮食、服饰、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不同,并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对学生而言,这不仅扩展了语文知识面,还增加了文化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字和民俗图片或视频来提高学生美感。跨学科主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课程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在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时候,扩展语文知识,让学生以后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能够回忆起地理教科书上的有关画面,以此进行材料的收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

(二)生物与地理

地理学科素养包括全面思维素养,它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实践,而中学的生物素养则包括了对生活进行探究的科学思维和积极实践探究,地理学科侧重于人和地区之间的科学联系,而生物学科则强调人和周围环境的联系。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生物思维和地理进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注意科学概念。通过对地理学科和生物学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研究水平,提高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例如,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一单元和生物学内容联系起来。提出一个主题:什么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很自然地导入水资源的主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这个世界上,水资源的分布是否均匀,有几种水资源,哪些可以供人类饮用,哪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等。之后,请学生考虑不同区域内的水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后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生物学科的视角来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让他们对生物和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在对生物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生物知识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单元知识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增强学生节水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考,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整体素养。

(三)历史与地理

地理是以“人文地理学”为主要内涵的,而历史学科则是以“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将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融合进行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去考虑区域或者板块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去思考地理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提升学习水平与质量。与此同时,对区域板块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加深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进一步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 结论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地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互相交融,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地理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还可以使学生在使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解题时,真正提高其核心素养。未来,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要,教师应该不断地对跨学科主题教学进行研究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媛媛,程琳.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32):133-135.

[2]许旭.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探究——以“探索太空,逐梦航天”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4(11):67-70.

[3]何春玲.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探究[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八),2023:313-315.

[4]朱建花.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以“走进校园”活动为例[j].科技风,2023(32):47-49.

[5]赵亮婧.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