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背景下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作者: 王小兰摘要:文章对中考改革背景下的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首先分析了中考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目的;随后探讨了中考改革对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要求,确定了写作教学的框架;最后,提出了中考改革背景下的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通过策略的实施,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中考。
关键词:中考改革;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6-0101-04
在中考英语的考查内容中,写作无疑是关键内容,占据着较高的分值比例,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重大影响。而在中考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侧重于应试技巧的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的中考形势,亟须进行改革创新。因此,文章对中考改革背景下的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究,使学生有足够的能力适应中考改革下的英语写作,在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 中考改革概述
中考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中考改革不断推进,改革范围涉及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招生录取等多个方面。首先就是“两考合一”,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合并为一场考试,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通过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中考改革还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取消中考考试大纲,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命题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减少了单纯记忆和机械练习的内容,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考试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招生录取模式上,中考改革规范了招生录取考试科目的设置,以及相应卷面的分值设置,建立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同时推动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将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此举在于促进中考招生录取的公平性,使学生都有公平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缓解“择校热”和跨区域“掐尖”招生的问题。另外,中考改革通过政策调整,降低了中考的整体难度,提高了升学率,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中学习,以此降低教育焦虑,促进教育公平。
二、 中考改革对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要求
(一)注重词汇积累运用
中考改革侧重于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考察,而写作题恰好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词汇是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中考改革背景下,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必须注重词汇的积累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丰富的词汇量能够使学生在写作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构建出更加高质量的文章。同时,当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在写作时就能更加迅速地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对教师而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写作中的词汇积累,通过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来使学生接触到新的词汇,促进学生词汇量的提升。同时,在积累词汇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生的词汇不断应用于实际的写作中,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词汇应用能力。为了确保学生词汇运用的恰当,教师应在写作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尤其是在不同语境中用法不同的词汇,要重点进行练习,强化学生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二)强化基础语法应用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是进行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之一。掌握正确的语法规则,能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语法错误,使文章的句子结构更加清晰,逻辑关系更加顺畅、合理。中考改革后,英语写作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而语法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强化语法应用是九年级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中考改革后,写作的考察重点也恰恰包含学生写作内容逻辑关系是否顺畅。因此,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强化基础语法应用。教师需要为学生系统地讲解英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从句等,在讲解的同时要搭配案例句式结构,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法基础。在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语法。
(三)提升篇章结构能力
篇章结构是写作的骨架,决定了写作的整体布局。通过提升篇章结构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语言材料,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同时,篇章结构还关系到写作的逻辑是否顺畅,各个结构之间是否连贯,结构紧凑、衔接自如的作品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提升篇章结构能力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从中考改革来看,中考改革后的写作考核,经常是基于生活的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写作语法是否正确,更侧重考查学生的篇章结构是否合理。因此,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确定写作的主题、时态、人称等要素。只有明确这些基础要素,学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材料,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同时,提纲是文章结构的蓝图,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组织思路,构建语言材料。因此,教师也需要加强提纲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列出提纲进行写作。最后,段落之间的衔接是篇章结构的重点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过渡句、连接词等手段增强段落之间的衔接性,使文章更加流畅、连贯。
(四)注重写作过程指导
在中考改革后,英语写作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写作技巧。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以往侧重于对写作结果评判的理念,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使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巧,能够应对各种形式和主题的写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注重写作过程指导”,是涵盖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即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这一完整的过程。写作前的指导,侧重审题上的指导,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与相关材料,提炼出写作的主题和要点,这也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对审题技巧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避免写作偏离主题。写作的指导,要侧重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传授给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结构进行表达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构建合理的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写作后的指导,要侧重于学生的反思。教师需要指出学生写作需要保持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审视写作内容,进行自我反思,以此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改进。
三、 中考改革背景下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框架
(一)审题分析
英语写作的必要前提就是审题,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准确从题目中提炼关键信息,确定写作的文体、人称、时态等写作要求;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英语写作题目类型进行分类,区别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写作方法、结构等文体的基本规范。在文体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不同文体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识别写作的体裁,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文体调整写作思路,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在人称和时态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写作时需要采用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判断应该使用的时态,避免写作出现人称和时态混乱的情况。
(二)布局谋篇
在审题后,学生就需要着手开始写作。在以往的写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虎头蛇尾、段落之间衔接生硬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审题后带领学生布局谋篇,教授学生根据主题和写作思路列出提纲的写作技巧,并培养学生养成习惯。这一部分内容,需要教师拆分写作的结构,对各个结构的布局思路进行教学,教授学生如何展开论述、如何利用论据等,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三)表达技巧
在完成审题和布局谋篇的阶段后,学生写作的“下限”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而要提升学生写作的“上限”,就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表达技巧,合理运用表达技巧,能够提升写作内容的吸引力,同样能够解决大多数学生都容易出现的写作较为平淡、论述平铺直叙等问题。句型是语言表达的骨架,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句与复合句的转化、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等练习,提升学生的句子构建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使文章句式多变,富有节奏感。此外,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如“Tim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t can both sharpen a persons will and erode their fighting spirit.”一类的比喻修辞,以及拟人、对比等不同的表达技巧。
(四)检查反思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反思的习惯至关重要。这一环节能够促进学生作文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系统的检查反思,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其中的不足,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方向地进行检查反思,如对内容是否流畅、逻辑是否严谨、语法和词汇是否正确等,避免学生盲目进行检查反思。
四、 中考改革背景下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融合生活情境,优化设计写作主题
从历年英语中考题目来看,中考作文的题目往往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重点考查学生运用英语描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在中考改革后,英语写作教学应当落实生活化理念,不能局限在课本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从写作本身来看,写作是一种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艺术形式,但由于九年级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生活的体会不够深入,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感觉。因此,英语写作教学需要融合生活情境,优化设计写作主题,以此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使学生的写作更加丰满、真实、有深度。以“Sad movies make me cry.”的写作教学为例,本单元教学主要是传授给学生表达情感与情绪的方法,理解不同情感对人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个人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Sad movies”的短视频片段,如《我不是药神》中吕受益的遭遇,《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的悲惨遭遇等,为学生奠定情感基调。随后,教师结合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悲伤的电影会让人哭泣?哪些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短视频片段时的情感体验。随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设定“The moments in life that make me cry”的写作主题,组织学生回忆“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泪流满面?请描述这个瞬间,并解释为什么它让你‘泪流满面’”,以此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合,使写作主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能够更真实地表达个人情感、描述生活经历。
(二)深化阅读体验,推进读写融合
中考改革后,英语写作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即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在特定语境下进行个性化表达。然而,九年级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词汇匮乏、词汇重复等问题。这是由于学生词汇积累的量不足,能够用在写作中的词汇自然如数家珍。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的主要途径,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自然就无法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因此,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需要推进读写融合,通过阅读赋予学生写作灵感,在阅读中学习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多种方式,并在写作中付诸实践,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有机结合。以《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写作教学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礼貌用语进行表达,学会在书信、问路等不同情境中礼貌表达的方式。因此,在阅读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Section A中的“Fun Times Park-Always a Fun Time!”这一短篇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英语中礼貌问路的表达方式。此时,教师便可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如“Write a short dialogue about asking for directions in a foreign country.”,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表达方式。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进行指导,通过简单的写作练习,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随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继续阅读Section B中的“Could You Please...”使学生了解在国外语境中,礼貌用语应如何使用,对比中国与国外礼貌用语的差异。此时,学生对礼貌用语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便可为学生创设更具体的写作情境,如“When you travel abroad and encounter an elderly person, how should you inquire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e restaurant?”,如此能够通过读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