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究

作者: 薛培月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究0

摘要:在落实和推进新课标大背景下,文章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理论视角,以教科版小学英语教材Country life中“打造梦想农场”项目主题作为研究案例,详细介绍了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耦合、融合教学实施流程图以及实施策略,实践项目式学习模式将小学英语教学和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衔接与融合,助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育学生跨学科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英语;劳动教育;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5)06-0105-04

一、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内在逻辑

(一)项目式学习与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理论耦合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小学英语及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项目式学习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小学英语及劳动教育中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讨论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谋而合。同时项目式学习突出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项目式学习中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恰好为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提供了社会化的学习环境。此外,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与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紧密相连。因此,从理论层面来看,项目式学习与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项目式学习与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实践耦合

在实践层面,项目式学习与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首先,项目设计成为连接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桥梁。教师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劳动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其次,学生在项目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工合作、交流互动,不仅提升了英语应用能力,还培养了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技能。最后,项目评价成为检验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为起点,提出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源自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习情境,旨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并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将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相融合,通过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自主、自发地运用目标语言,并在项目实践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所学语言的目的。本设计“打造梦想农场”项目,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试图找到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驱动性问题:“How can we make a dream farm?”这个问题直接关联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引发他们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理想农场,可以进一步细化问题,引导他们从农场的位置选择、适合种植的动植物、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这些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描述和表达,还要求他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真正实现了语言学习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真实任务引领,明晰教学路径

对项目式学习来说,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的真实过程。学生及小组有明确的任务指引,可以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项目成果的需求,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综合运用英语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合作参与、探究实践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实现语言能力、劳动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Module1 Country life”为例,文本围绕农场进行,介绍乡村的健康生活。教师根据项目成果的需求创设学生任务、开发学习支架和提供资源,劳动鉴赏中学习和了解农场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考虑以下现实问题:dream farm建在哪里、适合种植什么植物或养殖哪些动物。这个情境要求学生不仅会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作息等语言层面,还要综合思考;在劳动体验中了解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健康生活之美。学生在多模态的劳动项目中,用所学知识做事,真正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内容重构和完善,建构项目具体任务

1. 基于项目任务,补充重构文本

项目活动一,农场角色我来演。学生将在第一课时词汇课后,通过扮演农场里的动植物角色,让大家来猜和说,以此巩固所学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项目活动二,农场歌曲我来唱。学生将借助Listen and sing版块的农场歌曲,复习核心知识,并改编歌曲,丰富语言表达。

项目活动三,农场劳动我来说。学生将描述农场中的劳动场景,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学生进行口头报告,每组选择一种农场劳动进行描述,如播种、浇水、收割等。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提问和给予反馈。

项目活动四,农场平面图我来画。学生将借助补充的文本Ma Yu的农场地图,了解农场划分,并为自己的农场创建平面图的设计进行构思和语言沟通准备。

项目活动五,农场设计我来规划。学生将规划自己的农场设计,包括农场的布局、种植的作物、养殖的动物等,并进行口头或书面报告。

项目活动六,农场劳动我参加。学生将实际参与农场劳动或模拟农场劳动,体验农场生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劳动过程和感受。

2. 基于项目实施,提升主题意义

本项目是以真实任务为引导,将六个课时的新授知识整合。组织项目实施时,提供支架,有逻辑地层层展开,从而不断深化主题意义。本项目共分为6个阶段,项目过程如表1所示:

在项目活动方面,“打造梦想农场”项目共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围绕农场生活的不同方面进行展开。在学习形式方面,该项目注重多样化和实践性。在学习内容方面,该项目将六个课时的新授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还需要掌握农场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主题表达方面,该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表达对农场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体现了学生对农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这样的主题表达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总之,“打造梦想农场”项目通过丰富的项目活动、多样的学习形式、整合的学习内容以及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和体验农场生活的学习机会。

3. 评价量表辅助,进行项目评价

在设计“Dream Farm”项目评价时,充分引导学生成为评价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表围绕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三个核心维度展开。在语言能力方面,关注学生的正确表达能力,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评价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语言运用是否准确、流畅。在学习能力方面,重视学生的生动表演、积极探讨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评价标准旨在反映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自我驱动学习的能力。在思维品质方面,特别关注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评价他们在面对问题时是否能够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多维度评价,期望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真实表现,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三、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教学实施策略

(一)整合课程资源,创设跨学科情境,驱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在“打造梦想农场”的教学设计中,深度整合了劳动教育与英语课程资源,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首先,需要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真实任务情境,如农场规划、动植物种植等,这些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次,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与英语教学的语言性有机结合。通过这种跨学科情境的创设,成功地驱动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构建学习支架,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感知与劳动体验

在“打造梦想农场”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精心构建了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支架,如提供农场规划模板、动植物生长周期表等。这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设计过程中也丰富了教学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劳动教育资料以及农场参观机会等,以支持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与实践。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感知和对劳动成果的理解与珍惜,还组织了劳动鉴赏与体验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真实农场,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动物的饲养等劳动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也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实施多模态教学,注重过程评价,促进语言与劳动能力共生发展

在“打造梦想农场”的教学实施中,积极采用了多模态教学方式,如听说读写、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让学生用英语撰写农场规划报告、进行口头演讲展示、与同伴合作制作农场模型等,以全面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还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通过评价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进步与不足,激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劳动能力就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捷.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化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1):84-85.

[2]陈芒芒,尹赛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4(6):17-20.

[3]黄凤英,刘梦影.项目式学习:城市劳动教育新样态——以杭州市濮家小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0(9):28-31.

[4]姚海莉.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5]周晓园.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以“缝制小布袋”为例[J].中国教师,2021(11):63-65.

[6]邓李君.基于“农场基地”的融通式劳动教育新路径——项目式学习的视角[J].未来教育家,2021(4):58-6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