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探讨

作者: 杨海燕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分别从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情境、阅读方法以及阅读评价等方面来探讨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4.003

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思维,整本书阅读强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加强深度学习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结合,既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做好深度学习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结合。

一、深度学习和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分析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学会对新知识进行批判,并且学会总结,将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来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并从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虽然不同学者对于深度学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依然是围绕知识迁移、批判学习等角度来进行解释,因此,深度学习背景下开展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就是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和整合,也需要指导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促进高阶思维的形成。

2.整本书阅读概念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内容的整体理解,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整本书主要是指内容丰富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来开展阅读,能够运用略读、精读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在掌握整本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深度学习在促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发展中的作用

深度学习理论的运用,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深度学习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当中,能够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探讨文章内容,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所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整体的教学效果不佳。

第一,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会更加重视向学生传递各种语文知识,未能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整本书阅读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教学难度更大,部分师生会忽略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因此也进一步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第二,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依然运用传统单一的讲解方式,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缺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分享,因此,也不利于激发出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也很难提升阅读效果。

第三,在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许多教师依然使用考试的方式,用单一的成绩来评价,缺乏对学生阅读过程以及对阅读方法掌握的评价,很难全面综合地评价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

影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资源不平衡分配以及教师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创新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未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更加关注成绩,因此也容易忽略阅读能力的提升。此外,由于地区经济差异、文化差异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分配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地区的教师缺乏对整本书教学的全面认识,未能形成创新的教育理念,也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限制了整本书教学的有效实施。部分教师缺乏良好的学习理念,缺乏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未能构建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很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建立深度学习的阅读目标

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内容来建立深度学习的阅读目标,进而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

第一,基于深度学习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要做好整体教学,要深入分析整本书的丰富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育人价值的内容,进而制定多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能力等多个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教师应当做好阅读教学目标的整合工作。为了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制定了多个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阅读目标的整合,充分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和价值来做好阅读目标的整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育人目标。

整本书阅读内容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应当明确整本书阅读的育人目标就是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从中加深学生对于我国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文化继承和传扬意识。

2.加强整本书阅读内容的整合

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做好阅读内容的归纳和整合,并且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阅读质量,能够深入探讨整个文本的内涵和价值。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较差,也缺乏良好的文本整合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做好阅读规划工作,引导学生做好整本书内容的整合归纳,提高阅读效果。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以及喜好来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籍,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借此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主要讲述了两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因此,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让学生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加深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认识,掌握具体的阅读技巧。在开展《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应当设置整体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旨或者情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会,分享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民间故事,简单讲述自己推荐的原因。在推荐分享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认识,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视角,加深了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全面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加强阅读交流,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分享阅读进度,分享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深刻的阅读感悟,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民间故事背后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加强创设整本书阅读情境

整本书的阅读内容较多,而且小学生的专注力还有待提升,很难持续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所以,为了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做好阅读情境的创设,建立更加有趣的阅读氛围,才能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整本书阅读。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情境创设时,需要结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进而创设更具针对性的阅读情境。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虽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民间故事还缺乏透彻的理解,也很难分析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因此,为了简化阅读难度,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民间故事的内容来创设故事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直观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来将不同民间故事的来源讲述出来,并收集民间故事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行动画片的观看,从中认识到各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在播放故事动画片时,教师可以裁剪视频片段,将故事的结局或者精彩部分剪辑出去,借此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来进行角色扮演,将故事的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三个大力士》《六弟兄》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各个人物角色的理解,从中准确掌握故事的内容和主旨。

4.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深度学习的内容来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从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思考,实现知识的学习延伸。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加强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等,促进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

第一,教师要做好基于任务单的自主阅读活动设计。因为整本书阅读内容较多,信息量更大,所需要的阅读时间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整本书的自主阅读。课后自主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意志力以及持续阅读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通常只可以维持在半小时内,会影响整本书的阅读进度,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任务单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借助任务单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监督和约束。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主要是学习人物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兵张嘎》整本书。关于《小兵张嘎》整本书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阅读。如任务一:请分别总结每一个故事情节的内容,并结合情节内容进行小标题的拟题。任务二:请学生分别梳理小兵张嘎的成长过程,划分成为多个成长时期,从中分析张嘎的性格变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阅读任务,既可以引导学生逐步阅读文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整本书的阅读重点,还可以监督学生的阅读。

第二,教师应当设计合作阅读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实现各种思想的碰撞,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哲学的思考。在进行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发表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见解,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可以表达故事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并概括出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主旨。

5.制定多元的阅读评价机制

深度学习理念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反思,教师应当做好阅读评价工作。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以及任务来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习惯、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分析自身阅读存在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提升阅读能力,并在反思优化中形成高阶思维。

第一,教师应当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由于整本书的阅读时间较长,教师需要制定可以覆盖整个阅读过程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过程以及阅读成效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任务清单完成情况、阅读笔记等来开展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并了解到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切实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而关于学生的阅读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创新原有的考试评价模式,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场景再现、故事分享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对于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第二,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效。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也需要制定多维度的评价内容。例如,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知识的评价,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对于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文体特点的了解情况;教师需要做好学生深度学习的评价,评价学生在阅读中是否具备联想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是否形成批判性思维等。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背景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深度学习理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 辛帅《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教资料》2023年第24期。

[2] 陈丽环《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优化》,《当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24期。

[3] 赵学达《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学园》2023年第36期。

[4] 梁千昭、许辉《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分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年第16期。

[5] 牛雅婷《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新课程》2021年第46期。

(杨海燕,1979年生,女,汉族,漳浦人,大学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