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任务单教学法实现小学美术与古诗词教学的有机结合

作者: 毛强升

通过任务单教学法实现小学美术与古诗词教学的有机结合0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跨学科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在古诗词的跨学科教学中,教师常与美术教学进行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方法单一、课堂互动不多和评价片面、反馈激励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地将美术与古诗词教学相融合,增进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本文在阐明任务单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任务单的开发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以评促改原则,并基于以上原则,开发使用“预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和“评价任务单”,将美术教学渗透到古诗词教学中,实现美术与古诗词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古诗词 美术 跨学科教学 任务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4.035

跨学科教学能够促进广大教师深入教学研究,帮助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学习和对教学规律的熟练把握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同时,跨学科教学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环节,只有教师不断学习,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才能克服满堂灌输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小学美术融入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方法采用单一,课堂互动不多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在现阶段,虽然形式上采用美术与古诗词结合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以口头讲授和多媒体欣赏图片、音乐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资源开发不足所致。传统的教学资源多针对单一学科,对于多学科融合教学缺乏实用性。教学资源开发受限,影响了多元化方法的选用。二是受教学模式惯性的影响。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方式,缺少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且教师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往往忽视团队协作,削弱了学生互动合作的动力。

(二)评价选用片面,反馈激励不足

片面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古诗词教学评价多来自外部,未能给予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且长期受“唯分数论”的影响,教师往往只关注学习成绩。这种评价片面单一,不利于作出全面的评价,以致跨学科教学缺少有效的反馈。

探其原由,一是教育体系对自我反思重视不够。传统评价方式倾向于外部标准,忽视了个体的内在成长,加之教师对学生的自我反馈未能充分引导,导致学生缺少自我分析,在学习中难以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和激励。二是教师深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成绩过分关注,对全面反馈和实施激励机制缺乏信心,这使得评价视角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过强,在跨学科教学评价中自我改进不足。

二、任务单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资源

任务单能够丰富教学资源。任务单可以整合多种类型的学习内容,能够涵盖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要点,这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信息,拓宽知识视野。任务单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层次进行定制化设计,精准匹配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如对于低学段学生,任务单可以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和示例;对于高学段学生,则可以侧重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和拓展性思考。任务单还可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和利用外部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习互动

在加强学习互动方面,任务单发挥着重要作用。任务单可以通过详细罗列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要求及资源等,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与重点,防止因信息模糊产生学习偏差,确保师生在共同认知下进行互动。同时,任务单能够以趣味探究问题等形式呈现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此外,任务单还可涵盖小组合作等多种任务。学生们能够围绕任务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方法,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益于反思评价

任务单有助于学生进行反思评价。任务单为反思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方面,任务单中的具体任务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自我评估依据。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可以对照标准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评价。这种评价不只关注结果,还注重过程,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此外,任务单还可以作为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历程和成长轨迹,为后续的教学改进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三、小学美术融入古诗词教学时任务单的开发原则与应用策略

(一)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学生主体意识,积极关注学生个体,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现代教育实践要求课堂活动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小学阶段的学生,因生活阅历尚浅,对于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理解有限,从学生当前的思维逻辑深度、情感丰富程度和多元审美需求等因素来看,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感受古诗词的美。运用任务单进行教学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学情而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内容。

2.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是指在教学内容组织中,教师应准确掌握学科知识,明晰教学主干知识,精选融合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内容整合。合理有效的整合可以体现出学科之间的主次地位,同时能够使知识进行科学衔接,确保取之有道,用之有效。在整合学习内容时,教师应深入探索寻找主体学科和融合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做到以语文知识为主,美术知识为辅的要求。

3.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内容,科学设置互动任务,以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讲授新知,又有交流互动。相较于以往“一言堂”式的授课方式,增加课堂互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分享交流中,进一步吸收理解知识。教师可通过引入任务来增加课堂互动,在设置任务时应学会利用学科融合提供的丰富学习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互动任务,充分发挥学习内容的互动价值。

4.以评促改原则

以评促改原则是指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积极鼓励学生找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评价反馈中,教师应发现自身教学不足,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活动。正确合理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正确合理的评价。同时,教师应不断发现教学问题,积极改进不足,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任务单的应用策略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更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法和新路径。任务单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合作,是将美术融入古诗词教学的一种理想的教学资源。在美术知识融入古诗词教学任务单时,应统筹兼顾学生兴趣、学科融合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1.设计预习任务单

在教学前设计预习任务单,其内容包括“诗的作者是谁”“整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中涉及的生字”。

古诗词的作者及创作背景部分单独列出,能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诗词产生的源头。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知悉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如了解到刘禹锡在转任时,途径洞庭湖写下《望洞庭》一诗,体会到诗人当时乐观豁达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深入背景了解可为后续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深入地探讨诗词的内涵和价值。

生字填写区明确了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其含义和用法,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也为之后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2.设计学习任务单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习任务单,将美术与古诗词进行结合。包括“我是小小文学家”和“我是小小绘画家”两大部分。教师应先安排小组任务,让学生合作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进行分享交流,在将意象填入对应的任务后从古诗词配画方面进行跨学科教学。

色彩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反应,而且会使人产生一系列抽象与具象的联想。将色彩融入古诗词,使之与意象交织,更能呈现出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从二十四色相环中来看,暖色系能够让人感觉热情温暖,而冷色系能够让人感到含蓄安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美术课所学习的色彩知识,赋予每种颜色情感,如红色代表一种热情的状态,橙色代表一种活力,绿色代表一种生机,青色代表一种静谧,蓝色代表一种旷远等,引导学生掌握和颜色对应的情感知识。为更好地通过绘画加强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教师在对整首诗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之后,需引导学生着眼于宏观,综合选用色彩搭配来展开绘画。

在《望洞庭》一诗中,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描写了波光粼粼的洞庭湖和皎洁无瑕的月光,两者给人带来一种静谧安逸之美,诗的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了无风无浪情况下,镜子似的湖面,渲染了当时宁静的氛围,给人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态。根据这两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幅作品中以蓝色为主色调,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柔和美。“遥望洞庭山水翠”写出了翠绿的山和翠绿的水,体现出了湖水和群山相互映衬的和谐美,“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青山比作青螺,使得画面更显生动。学生在绘画时可以回想“青螺”的外观来进行创作。

3.设计评价任务单

在课后设计评价任务单,任务单主要分为“生字组词”“情景续写我可以”和“自我评价收获多”三部分。

生字组词部分旨在提高学生对生字的灵活运用能力,学生通过为生字组词,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如对于“镜”字,学生可以组成“镜子”“镜框”“镜片”等词语,从而加深对“镜”字的印象,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景续写部分以布置开放性作业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以《望洞庭》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诗词所描绘的情景进行续写。如在学习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后,请学生想象诗人在欣赏这洞庭美景后的心情和行动,完成情景续写。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我评价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学生在完成前两部分任务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可以反思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生字组词和情景续写中的表现等,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法。设置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晓兰《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问题与策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2] 杨新梅《高中地理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分析》,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

[3] 梁春莲、龙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美育的路径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23年第51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