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王娟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迅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不仅要背诵诗词,了解其大意,还需要探索其深刻内涵,感受其传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就要选择性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学情,探究总结更具适用性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科学引导,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科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4.038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非常耀眼的一颗明珠,意境深远,内涵深刻,因此被纳入了语文课本,成为学生必学的重要知识内容。一直以来,小学阶段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古诗词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知,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投入了较多精力,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传统的教育观念等,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手段,影响学生高效学习。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平时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学习最新教育文件,随时更新教育思想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经常在课堂之外进行反思总结,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同时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综合各方意见进行针对性探索改革,以更好地推进古诗词教学计划,提升学生古诗文素养。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原则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十分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古诗词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就需要选择科学恰当的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实践。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教师需要充分进行留白,给予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优化古诗词教学实践;教师有必要丰富教学形式,增加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教师需重视评价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实现既定教学目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势必可以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教学工作,在丰富学生古诗词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幅提升。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1.指导背景知识预习,奠定学生古诗词学习基础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充分利用此环节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迅速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切入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探索诗词内涵。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就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背景知识预习,帮助学生奠定古诗词学习基础,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杜牧的《山行》这首诗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其中一项就是详细了解背景知识,奠定课堂学习基础。具体来讲,学生需要详细诵读古诗词,然后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了解背景知识,并将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记下来,如作者杜牧是唐代诗人,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等;深秋登山赏景的时候,诗人杜牧沉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了这首诗。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就彼此的预习成果展开讨论与交流,以进一步丰富彼此的背景知识,提高背景知识预习效果。这样,大多数学生都将做好进入课堂正式学习古诗词的准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顺利实现古诗词学习目标。
2.借助趣味元素导入,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课堂的开始环节,导入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计划,进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由此,导入教学成了值得广大教师关注的工作,需要他们在其中投入更多精力。从传统教学实践可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想更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就需要获取学生的主动配合,师生形成合力。据此,在平时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时,任课教师就需借助趣味元素导入,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为优质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视,充分借助导入教学活动改善学生学习态度,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诗词诵读录音,并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求学生尝试模仿朗读。另外,基于对学生当前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相关的问题,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中,‘荷尽’的意思是什么?‘擎’有着怎样的含义?”“《赠刘景文》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对于诗中‘傲霜’这个词,同学们有着怎样的理解?”等,鼓励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进行思考,尽力探索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问题的未知性必然吸引大部分学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借助趣味性的导入活动,教师通常可以顺利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实现预想学习目标。
3.信息技术辅助分析,提高学生古诗词理解效率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有教学质量,还要有教学效率,即教师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辅助作用,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选择。鉴于以上所述,课堂上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就有必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古诗词理解效率,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学习积累尽可能多的知识。
例如,语文课堂上带领学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首古诗的时候,鉴于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高效完成授课任务,教师就要适时引入信息技术元素。在为学生分析诗句所描述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备配合展示相应的直观图片,如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身处异乡的游子受环境影响,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灯火,猜测是有孩子在捉蟋蟀。这样可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诗词画面,理解其内涵。另外,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叶绍翁相关常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进行口头理论讲解的同时,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简单而形象地展示其生平与文学成就,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除了以上所述,在其他更多环节教师都可以适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优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古诗词理解效率,促使学生迅速掌握诗词主旨与精髓。
4.创设小组讨论情境,培养学生古诗词探究思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古诗词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很好的思维能力,否则将难以深入体悟诗词内涵与主旨。基于此,小组合作情境策略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从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可知,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有机会拓宽思路,获得学习启发,更好地进行思维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教师需适时创设小组讨论情境,培养学生古诗词探究思维,促使学生更顺利地完成既定的课堂学习任务。
例如,对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古诗开展教学的时候,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思维,并充分借助小组讨论。在为学生讲解分析诗句描绘的画面、诗词传达的意境、诗词内含的思想情感时,教师需要随时根据学生听课情况暂停讲解,充分进行留白,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交流,便于学生相互启发,拓展思考,解决彼此的理解困境。进入课堂练习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本诗第一句中哪个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诗中哪个句子可以让人联想到佳木葱茏?”同时,将学生划分到一个个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就各个问题展开讨论,获取正确答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将得到有益思维启发,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有助于其在完成当下古诗词学习任务的同时,为其今后学习更多古诗词知识助力。
5.组织朗诵竞赛活动,感悟古诗词情感
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尽力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各诗句内涵等,还需要深入体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获得有益启发与指引。基于以往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广大教师都认识到了朗诵竞赛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加深体验与思考。由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工作时,教师就要选择合适的时候组织朗诵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的时候,在情感分析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需要适时借助朗诵竞赛的力量,尽力发挥其最大作用。在完成基础性讲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基于对诗内容的理解,联想自己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探索诗的情感,并基于此进行朗诵练习。练习后,教师鼓励学生轮流上讲台,在大家面前进行诗词朗诵,传达其中的情感,引起听者共鸣。最后,大家还需要就各个学生的朗诵进行讨论,共同评选出最能打动人的朗诵,给予相应学生一定的奖励。在参与上述朗诵竞赛活动时,为了朗诵得更优美、更打动人,每个学生都需要深入感受诗传达的思想,探寻更合适的韵律与节奏,因此,他们势必可以更好地进行情感感悟,更全面地掌握古诗词相关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6.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拓展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学习了解古诗词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练习,难以实现理想的学习目标。要想进一步学习探索,学生就需要将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更加重视课外学习环节。从以往经验可知,课外作业是整个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教师予以更多重视,并充分加以利用。据此,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探索古诗词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就有必要在临下课的时候为学生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
例如,组织学生学习探索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教师的目光就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聚焦课外作业环节,通过任务布置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持续提升能力与素养。具体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稍差,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对简单的诗词阅读理解习题,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诗词内容与内涵。有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就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如从课外寻找合适的古诗词,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自主分析感悟,尝试解答一些相应的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进行模仿创作,提高诗词创作能力等。除了以上所述,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组,互相出题进行练习。这样,大多数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古诗词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古诗文素养,实现预期的古诗词学习目标。
7.注重多元教学评价,完善学生古诗词探索实践
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价都十分重要,因为这是让师生反思过去,改善以后教学实践的重要渠道,需要师生予以更多重视。一直以来,很多学生对此环节重视不足,并没有将其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此部分花费了较多精力,但是由于方式方法单一等,并不能充分借助其力量优化教学实践。据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古诗词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需注重多元教学评价,完善学生古诗词探索实践,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质量。
例如,基于杜甫的《绝句》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抓住各个恰当时机,开展教学评价活动。首先,教师不能单纯进行以批评为主的教学评价活动,需要加强正面评价激励,即教师需要充分发掘各个学生学习中的优点,如有的学生理解思维敏捷,可以迅速领悟诗句内涵与精髓,然后在大家面前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使他们明确之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教师需要充分进行课堂留白,鼓励学生自由结成不同的小组,互相进行学习评价,在帮助彼此全面认知自我的同时,学习对方的优点,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学习活动。最后,教师需鼓励学生随时暂停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加以改进。这样,大多学生都将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最终实现理想学习目标。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教学目标与要求显著提高。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势必要面临更大的挑战,承担更大的教学责任。由此,各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持续进行探索活动,随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金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23年第29期。
[2] 程丽芳《立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探索》,《当代家庭教育》2023年第19期。
[3] 徐颖《“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推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小学生》2023年第9期。
[4] 王晓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探析》,《考试周刊》2023年第34期。
(王娟,1974年生,女,汉族,湖北十堰竹山县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