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限费的意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消费:限费的意义0

自今年初,北京电信不断有新举措出台,3月份北京市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发出《关于电话信息服务对自付住宅用户实行最高收费限价的通告》,规定从3月20日24时起,各委托电话局代收费的信息台将对使用本台信息的自付住宅用户实行信息费最高限制。即用户使用一个信息主台的电话信息,其信息费高于30元的按30元收取,低于30元的按实收取,如果使用多个信息台,则每个台都按这一标准执行。

北京电信何以出台这一办法,其资费制定标准是什么?对此,北京市电信管理局有关人士出言慎重,没有直接作答,但肯定新举措将使住宅电话用户得到实惠。

可是此次限价远没有像年初降低电话初装费那样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议论最多的是各信息台的经营者。把信息分台承包下来的经营者几乎认定限价将会带来损失,并面临提供无偿服务的局面。“捞大鱼”的经营方式将会向“薄利多销”转变。三四月份的电话费要到5月份才能收上来,盈亏尚难预料。

其实并非现实的实惠不吸引消费者,而是人们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它与自己的关系。相当多的人对信息消费还颇感陌生,即使是有过这样消费经历的人,大多也是自己打电话别人付账。160台作过统计,北京人真正用自己家里电话拨打信息台的比率不到10%。限费也是一种形式的降价,每分钟两三元的收费可能算下来只合一元钱。除了经济上的节约,让普通人也能消费信息可能是限价的最大实惠,这也是目前忧心忡忡的经营者眼中最大的希望所在。

当然也有些赶时髦的人首先意识到限费的好处。这包括“歌迷热线”、“心理热线”、“股票信息台”……的忠实用户。在北京府学小学上三年级的梅茜雅对限费也很敏感。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用电话听歌、猜谜、给好朋友点歌。当月电话费达到450元时,妈妈曾威胁她要把电话锁起来。如果只收30元的话,她就不用管自己了。这个10岁的由妈妈付账的小消费者并没想到,限费刺激了自己的欲望,却节制了开支。

就在实行限费前几天,北京西单城市之光地下超市在每辆购物车上都安装了一台计算器,让顾客根据价签上的单价自己算账,以避免收银小姐算错账的情形。不久,学院路百盛超市也在店内安装了两台供顾客使用的计算器,店家宣传其目的是让消费者心中有数,避免超支消费。

北京电信限费是想让更多的人消费信息服务,商场提供计算器也不过是通过增加一项服务,吸引更多的人来买更多的东西。他们在提供实际的优惠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了个醒,不管在哪一个消费层次,一个合理的消费预算都是必须的,它可以让你享受得更多更好。

3月的限费,意义真是不小。 北京电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