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的“二次革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耳耳)

乔丹的“二次革命”0

“我将永远支持球员工会,一旦我发现球员被利用了,我会毫不犹豫地仗义直言,尽我绵薄之力。”—乔丹

摆在乔丹面前的是天大的难题。他一遍一遍地说自己要退出NBA球场,把嘴都说烂了,别人还是不信。

不信是有理由的。4月份NBA各队老板与球员工会重开劳资谈判后,乔丹正式表示他将在劳资问题上坚定支持球员工会。事实上,如果乔丹在本赛季后退出NBA,他将再也无法在此问题上发挥任何个人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乔丹本人对自己是否离开球场也未拿定主意。

乔丹退役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但对乔丹而言,劳资大战却一点也不有趣。上一次劳资大战爆发于1995年,那时乔丹刚刚复出不久,又在季后赛中折戟沉沙,憋着劲想在新一年中有所成就,然而旧的劳资合同刚刚到期,老板们与球员工会为新合同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旧合同截止日一到,各队老板便关上球队大门,危机一直持续到同年10月。

乔丹深知劳资双方僵持对立的灾难性后果。正是在1995年,当乔丹一心一意为进入职业棒球大联盟而苦苦训练时,职棒界发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赛事件,诱因正是劳资大战久久不息。资方以职棒球员中的“变节分子”和半业余球员为新班底准备重开大联赛,乔丹当然是最好的“招安”对象。但乔丹不愿以出卖自己的形象来赚取晋升大联赛的机会,悄然退出挣扎了一年的棒球场,这才有1995年轰动全球的乔丹复出。

由此他对资方的贪婪和虚伪痛恨不已,眼看球员工会为了不影响新赛季开赛,准备和资方达成妥协性合同,他便在当年秋季揭竿而起,网罗一些NBA巨星,发起了对球员工会的“讨伐运动”,这便是乔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革命”。当时他的盟友中,包括他战场上的死敌尤因和现在已被他斥为“小人”的莫宁。乔丹发起的革命推翻了以纽约老将巴克·威廉姆斯和总干事长古尔丁为首的球员工会,并和老板们在新赛季开始前不久达成了一份为期6年的劳资新合约。

乔丹对资方的态度坚定不移,在新的危机到来时,他说:“我将永远支持球员工会,一旦我发现球员被利用了,我会毫不犹豫地仗义直言,尽我绵薄之力。”

“尽管NBA的收入增势强劲,但球员工资的攀升速度远远超过了NBA收入的增长,因此NBA将没有利润。”

—格拉尼克

为期6年的新合约只持续了一半时间,便被资方推翻。1998年3月底,29支球队的老板以27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在达拉斯提前取消了1995年仓促达成的劳资合同。根据这次投票结果,那份合同将在今年6月30日正式结束,如果未达成新的协议.29支球队将会在7月1日再次关闭球队大门,不允许球员在球馆内训练,一旦劳资双方持续僵持下去,便会发生最严重的后果—1998-1999赛季无法如期开赛。

许多人会问:资方为何在合同生效不到3年便单方面将其推翻?原来,1995年乔丹“第一次革命”后与资方达成协议时,劳资双方各有让步,新的球员工会同意,如果球员工资收入总额超过球队收入总额的51.8%,资方有权单方面取消协议。资方给出的数字足,1997-1998年度球员工资收入已达到9.95亿美元,占球队收入的57.2%,大大超过附加条款的规定,老板的口袋破了个人洞,不及时打一块补丁,将越赔越大。

如果这个数字属实,那么老板们不应责怪乔丹领导的“革命”,而应该怪自己眼光太短。1995年劳资大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工资封顶额的大小。

工资封顶制从1983年3月31日开始实行,当时的NBA不像现在这样财大气粗,在几支球队面临被兼并的危险.NBA则尢力应付,他们当时最头疼的问题是黑人球员的吸毒。一些市场很小的球队如印第安纳步行者、犹他爵士和密尔沃基雄鹿,生怕自己无法与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的大城市球队比试财力。哪怕有一支球队倒闭,NBA尚未坚实的基础就会动摇,于是NBA球员工会和资方达成一项平衡各队实力的协议,即每支球队一年的工资总额不得超过一个共同的标准。

工资封顶额每年都按一定比例上浮,老板的想法是严格控制这个比例,尽可能少付给球员工资。乔丹等大球星自然反对,为了求得“共同富裕”,这个比例应尽可能高。最后,资方作为让步,同意实行一个所谓的“拉里·伯德附加条款”,即每队在工资封顶的基础上,可以无限制地与一名本队的自由人签约。这是一个考验各队老板财力的条款,有钱的老板愿意出3000多万美金与乔丹续约一年,没钱的老板连二流明星也留不住,像洛杉矶快船队、金州勇士队、丹佛金块队,只能以三流球员打主力,这便是如今NBA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然而,那些花大钱请了大牌明星的老板终于发现这不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学着他们大哥哥的样子,向老板伸手要大价钱。3年前拉里·约翰逊战战兢兢向黄蜂队老板开口时,只小过想成为NBA第一个身价达到1亿美金的球员,但是去年夏天森林狼队老板发现手下那位刚刚满21岁、从未进过大学校园的加内特“小朋友”连1.05亿的合同也小感兴趣了,最后加内特的薪水定在7年共1.26亿美元,同一架隐形战斗机等价。莫宁和奥尼尔使“亿元球星”的名单上增加了两个名额。如果把乔丹的3300万一年期合同也乘以7,那么乔丹的身价超过2亿美金,他一年所拿工资超过公牛队其他所有人的工资总额(2750万美元,即今年的工资封顶额)。

“尽管NBA的收入增势强劲,但球员工资的攀升速度远远超过了NBA收入的增长,因此NBA将没有利润”,NBA副主席格拉尼克称。“我们的谈判并非要削减球员工资,相反,我们可以保证在今后几年中,球员的收入将继续增长。”

这次劳资纠纷的焦点,便是老板想取消“拉里·伯德条款”,把所有人的工资纳人封顶额的限制。而乔丹之所以挺身而出,正是想为大牌球星争取利益,这便是乔丹的“二次革命”。

“我认为的确有些球队在亏本,但我不相信整个NBA在亏本,除非他们打开账本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到底哪些球队入不敷出,否则我不会接受他们的说法。”——乔丹

与3年前不同的是,这次乔丹“革命”不用去推翻球员工会,因为球员工会主席已经变成了尤因。乔丹仍然是尤因夺冠路上的最大仇敌,但在劳资问题上,他们站在同一战壕里。尤因的年薪达到1500万美金,和乔丹一样是NBA收入最高的球星之一。

“尤因现在领导一切”,乔丹说,“而且他手下有一支很团结的队伍,我也会参加,尽我绵薄之力。”

但是,乔丹今年的“二次革命”仍将遇到不少来自球员内部的阻力。3年前,乔丹的“革命”之所以不很彻底,就是因为许多球员不愿继续和资方对抗,他们的口号是“要工作不要战争”,因为乔丹等大球星争取的利益与他们关系不大,而一旦发生罢赛,受损失最大的便是那些二三流球员,他们的年薪大约在25万美元左右,虽然已经和美国总统的工资相当,可他们却过着所谓的富人生活,开支庞大。当时,NBA主席斯特恩抓住这一弱点,到各队四处游说,劝说他们不要推翻球员工会。最后,乔丹之众只以超过半数的微弱优势推翻了工会。

三年后的今天,球员内部贫富分化加剧。NBA约有400名球员,其中约有100人的年薪刚够NBA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30万美元,他们的人数占球员总数的25%,但薪水只占工资总额的3%,占各队总收入的1.7%。而以乔丹为代表的“巨星”只有37人,他们仅占球员总数的9%,却领走了薪水总额的56%,占NBA各队总收入的320%。让300多人为30多人的利益,牺牲比赛赚钱的机会,乔丹的嘴皮子非得磨烂不可。

对老板们来说,此次劳资大战非赢不可。去年共有1/3的球队赔钱,资方声称今年将会有15支球队入不敷出,已经超过球队总数的一半。资方宣布,1997-1998年度各队的总收入将达到17.38亿美元,其中9.95亿作为工资“还”给了球员,超过协议规定的标准9500万美元。格拉尼克说:“资方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已经对他们不利,我们的目标是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如果球员工会能以相同的态度走上谈判桌,那么有望在6月30日以前达成新协议。”

然而乔丹并不相信NBA真的会赔钱,他以强硬的态度说:“我认为的确有些球队在亏本,但我不相信整个NBA在亏本,除非他们打开账本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到底哪些球队入不敷出,否则我不会接受他们的说法。也许他们不像以前挣得那么多了,可我决不相信他们说的那样在赔钱。”

“我们没有说要削减球员的工资,随着NBA增加新的收入,球员所得仍会增长,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一个新的更好的机制。”

—斯特恩

到底有多少人会支持乔丹的“二次革命”?

在乔丹的经纪人法尔克看来,他的超级代理人再次揭竿而起,并非为他个人利益。法尔克说:“乔丹知道这份协议只对明星球员和资方有利,明星多拿钱是应该的,而且他们也确实拿了大头。迈克尔是在为大多数球员奋斗,因为他们被骗了。”

法尔克的说法不仅粉饰了乔丹,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事实上,3年前那场劳资大战中,乔丹和尤因的幕后支持者正是法尔克和弗莱谢尔等NBA著名的大腕经纪人。法尔克掌握着乔丹等大批鼎盛时期的巨星,弗莱谢尔则“从娃娃抓起”,发展加内特这样未来的“天皇巨星”。在NBA,经纪人可从代理球员的工资中提走4%,法尔克仅从乔丹一人身上便可获得132万美元的代理费。如果乔丹的工资受封顶额约束,便意味着法尔克一年损失数百万美元,因为一二十名巨星都集中在他手下。

克尔在公牛队是乔丹的坚定支持者,但在劳资问题上却显示出公牛队“工会代表”的风度。虽没有直接批评乔丹,但他却说:“老板在大牌球员身上挥金如土,现在是自食其果。由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继续在大牌球员身上花钱,只能限制在我们身上花的钱,这是不公平的。你们肯定听说过加内特和奥尼尔的‘天价’,可你们不一定知道有上百名球员拿着NBA的最低工资。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在其他领域从来没有过。”

从1984年开始,斯特恩为NBA的国际化和商业化费尽心机,去年他们成功地与NBC与特纳广播公司签订了新的转播合同,在未来4年中,每支球队每年可从这一转播合约中获得2300万美元的收入。这是斯特恩的“蛋糕理论”,那就是他去为NBA寻找新的财富,在总额增长的情况下“共同富裕”,但仍然保持球员之间的收入差别。斯特恩说:“我们没有说要削减球员的工资,随着NBA增加新的收入,球员所得仍会增长,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一个新的更好的机制。”

当初斯特恩刚刚上台,便前往美国职业冰球和橄榄球联盟取经,由此他获得了宝贵的“发家”经验。现在,NBA虽然已经超过这两家职业联赛的影响,但仍得屈尊去向美式足球联盟NFL学习。在NFL工资体系中,没有类似“拉里·伯德条款”的规定,但仍然成功地在球员中划出了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3个阶层。与NBA不同的是,NFL巨星在年老体衰之后,不会再领取巨额薪水。 nba比赛得分后卫二次革命迈克尔·乔丹法尔克nbdl篮球nba发展联盟乔丹

上一篇: 影视:涅槃·解脱?
下一篇: 生活圆桌(6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